山东手造丨景泰蓝手工艺“00后”非遗传承人杨政玉:年少结缘掐丝珐琅 让老工艺绽放新魅力

2024-07-16 21:34:59 来源:大众网 作者:秦雅琨

  大众网记者 秦雅琨 德州报道

  7月15日,在齐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齐河县技工学校)实训楼,记者见到一位温文尔雅的老师正在用金色铜丝小心翼翼地勾勒两只蝴蝶造型轮廓的掐丝珐琅。通过了解,这件作品为中国传统花纹“喜相逢”,而这位2000年出生的姑娘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司马氏景泰蓝手工艺”第五代传承人——杨政玉。

  在历史的长河中,掐丝珐琅以其独特的魅力和精湛的工艺,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掐丝珐琅又称景泰蓝,最早起源于元朝,明景泰年间发展最为强势,因为色调大多以蓝色为主,故名“景泰蓝”,以其色泽鲜艳、图案繁复、工艺精细而著称。“明清时期,作为皇家专属器物,在宫内传承制作,当时的工艺分为“画稿、掐丝、点蓝、烧制、打磨抛光、冷却成型”等。杨政玉介绍,如今的景泰蓝工艺省去了烧制和打磨,将其中的掐丝、点蓝等工艺做得更加精致、细腻。

  工作室方寸之间摆满了“梦回敦煌”“君子如珩”等各种掐丝珐琅作品,而这些绝美作品的背后,是杨政玉数年如一日的倾心付出与技艺打磨。“要将细铜丝以手工贴在各种胎体上,掐出精细的图案再施珐琅釉料,通过手工一点点上色,通常一件作品少则一周,多则数月。”可以说,既有传统韵味又符合现代审美的掐丝珐琅作品都是多种内涵、多项技艺的融合,更是这位年轻姑娘的专注与热爱。

  谈及最初与景泰蓝的结缘,杨政玉说,这源于她高中时期对绘画的喜欢。第一次接触到景泰蓝的工艺品时,她非常新奇,于是自行购买了材料包,一支景泰蓝书签的制作,让15岁的她在心中悄悄埋下热爱的种子,直到17岁在北京进行专业学习时,通过带队老师结识了“司马氏景泰蓝手工艺”第四代非遗传承人——司马宪光。她向90岁高龄的老先生展示了自己制作的景泰蓝书签,尽管在她看来当时的工艺粗糙,却得到了司马宪光老先生的赏识,这便更加坚定了她向司马老先生学习的信心。“你还没有成年,先跟我学吧,看能坚持到什么时候再说。”

  随后,杨政玉考入鲁迅美术学院,在整个大学期间她都往返于学校和师父工作室两地,跟师父学习掐丝珐琅工艺。在大二时,自己创办了“清衿阁”掐丝珐琅工作室。关于这个名字,杨政玉有着自己的见解:“青衿之志、白首方坚”是我对于年少时的喜欢,希望白首时也在坚持,不畏枯燥与岁月漫长,为技艺的传承与发扬倾注一生。

  在司马宪光的指导下,杨政玉主动创作景泰蓝作品参加《中国美术工艺年鉴》大赛、创作山西七彩岩湖作品参加山西文旅文创活动,并获得了多个荣誉证书。在毕业之际,热爱掐丝珐琅工艺并坚持学习的她,用实际行动打动了司马宪光老先生,并决定正式收她为徒。经过庄严的拜师仪式,她对师父和自己许下传承非遗的庄重承诺。在之后的学习中,杨政玉也将大学学习的染织专业以及对中国传统古老纹样的理解融入景泰蓝工艺中。靠着自己的不懈努力,她用喜相逢、盘龙纹、团花纹做出上百件景泰蓝工艺品。“坚持用手工制作,每一件掐丝珐琅作品都是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它们不仅仅是装饰品,更是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艺术珍品。”

  如今,杨政玉带着非遗技艺回到家乡齐河,她把家乡的小麦、黄河及大清河、阳光广场等标志进行创作,设计出景泰蓝的器具、装饰画、文创产品等,古时代表皇室的工艺品与齐河元素融合,走向寻常百姓家。作为“00后”的非遗传承人,杨政玉坦言,她有责任让更多人知晓、喜欢、学习掐丝珐琅,在学校除了日常教学外,她还为学生们开设了掐丝珐琅社团,为其注入“青春活力”让非遗永续。作为文化交流的桥梁,她还将与齐河非遗黑陶相结合,展现中华文明深厚底蕴,让古老传统工艺绽放魅力,讲述着属于它的新时代故事。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郭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