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李冉
责任编辑:赫洋
大众网记者 孙瑛娜 德州报道
11月6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公示近零碳城市、近零碳园区、近零碳社区示范创建名单,凭借在减污降碳、新能源开发利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等各方面的优异表现,庆云县被确定为近零碳示范城市创建单位,庆云经济开发区被确定为近零碳示范园区创建单位。
据了解,本次评审为山东省首次开展近零碳示范创建单位评选工作,旨在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部署要求,以低碳工作基础较好、减排潜力较大的县(市、区)、园区和社区为突破口,开展近零碳示范创建,探索近零碳发展典型模式和关键路径,促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服务和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
近年来,庆云县坚持把系统观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全过程,坚持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在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的道路上,积极打造山东首个县级“纯绿色电网”。坚持绿色发展,相继引入了中国广核集团、国家电力投资集团等企业落户,建设风电场、光伏发电等“绿电”项目,促进全县产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抢抓“双碳”风口,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绿电资源丰富,依托丰富的绿电资源和储能项目优势,已投产风电项目9个,新能源发电占全县总装机的比重达到97%。
庆云县还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系统推进废物综合利用、能量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扎实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提前布局“碳足迹”开展排放因子数据收集,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连年下降。在能源技术领域,积极发展清洁能源、推广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促进可持续发展;在环保技术领域,不断引进环保技术、加强污染治理等,提高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庆云经济开发区抢抓国家“双碳”战略机遇,认真落实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部署要求,把锂钠电新能源产业作为“一号产业”,全要素配置、全方位推进,截至目前,总投资48.3亿元的22个锂钠电产业项目落地建设,全部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12亿元。
一个从电池材料、电芯、PACK、储能系统到梯次应用、回收利用,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初具雏形,京津冀锂钠电新能源产业智能制造高地正在强势崛起。
下一步,庆云县将按照试点建设实施方案,把近零碳指标要求落实到具体项目中,按照近零碳指标建立并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持续推动示范创建工作,最终达到验收要求。
初审编辑:李冉
责任编辑:赫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