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武城探索社会大救助改革 县、镇、村三级民政服务织牢兜底保障网

2020-12-09 17:57:04 来源:大众网 作者:翟岩 王观博 吴华 李淑冉 张阴峰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翟岩 王观博 通讯员 吴华 李淑冉 张阴峰 武城报道

  9月29日,武城县统一举行社会大救助县、镇、村三级揭牌仪式。

  11月19日,武城县民政局开始对村级民政协理员进行业务培训。

  12月2日,武城县民政局组织村级民政协理员业务考试。

  ……

  自5月份开始,武城县针对基层民政服务力量薄弱的现状,通过健全机制、整合人员、搭建平台,在全市率先建立了县、镇、村三级民政服务机制,打通民政服务“最后一公里”。

  设置村级民政协理员,建立起一支紧密型基层民政工作专职队伍

  “素珍啊,你在哪里?我去镇上给你入低保需要身份证原件和户口本原件,我找你去拿吧……”11月27日下午,这通电话从武城镇东大屯村拨出,在了解到高素珍打算回医院化疗还未出村时,民政协理员刘爱兰便放下电话,匆匆向村口赶去。

  东大屯村村民高素珍和丈夫靠打工务农为生,育有两个女儿,日子十分幸福。可不幸的是,高素珍在11月20日被诊断为急性髓系白血病,幸福的家庭遭到了突如其来的重击。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刘爱兰为高素珍忙前忙后,提速度、抢时间,只为让高素珍尽早享受到民政政策,得到民政关怀。

刘爱兰为高素珍填写资料

  成为东大屯村民政协理员的刘爱兰,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每天过得很充实”。“我的工作是兼职性质的,平日里我在村北的扒鸡加工厂工作,每天上午11点左右就能下班,可以干一些自己的事情。”刘爱兰告诉记者,一天中下午都是自由支配时间,她会利用这个时间走访村民家里,宣传民政政策,跑好村里的民政服务工作。

  四女寺镇五屯村的夏燕霞是村里出了名的“热心肠”,街坊邻居谁家有困难时总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正因如此,五屯村两委积极推荐她担任村级民政协理员,她也不负众望,在业务考试中取得了满分的优异成绩,成为了一名合格的民政协理员。

  12月8日,夏燕霞带着最新的民政政策,走进了村民家里。“如果要申请临时救助,你得出具居民身份证、户口本、家庭收入及致贫原因证明。我搜集整理完相关材料,给你报到镇里。”夏燕霞回答着村民的提问。

夏燕霞向村民宣传民政政策

  为需要帮助的村民答疑解惑,讲解相应的民政政策,只是夏燕霞新任务中的一项。自11月中旬成为村里的民政协理员以来,她便开始忙碌起来,几乎每天都要协助处理村里的民政服务工作。

  在武城县还有更多的“刘爱兰”“夏燕霞”,自10月份以来,该县已聘选399名村级民政协理员,让群众原则上不出村就能在家门口享受到民政救助。

  近年来,随着民政部门职责任务不断拓展和服务对象日益增多,基层民政机构承担的工作任务和工作量明显加大,但机构编制、人员配备等基础性支撑条件却没有相应增强。基层民政任务重、人员少的矛盾,成为制约惠民政策落地的瓶颈。

  在不增加现有人员编制的基础上,人从哪里来?为打破这一瓶颈,武城县通过“整合”,建立起一支紧密型基层民政工作专职队伍。

  “我们在每个镇街设立大救助工作站,统一用社会大救助标识装修设计。在全县399个村(居)聘用村级民政协理员,做到了‘一村一员’,不允许一村‘掉队’。”武城县民政局局长田瑞华介绍说,该县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面向社会公开招聘14名民政专职社会工作者,具体在社会大救助中心和各镇街社会大救助工作站窗口工作,“我们把这些乡镇专职从事民政工作的人员统称为民政助理员。”

  为保证基层民政工作正常运转,该县还建立起民政事业保障机制,县民政局每年拿出近百万元,为村级民政协理员每月发放200元的工作补贴。

  以大数据平台为支撑,提高为民服务效率

  有了办事的“人”,还要为基层民政服务力量安“家”。

  走进四女寺镇为民服务中心,社会大救助服务窗口标识醒目,一目了然。这座经过改造后的服务大厅干净透亮,各服务窗口内电脑、桌椅、档案柜等设备一应俱全,为群众办事提供了舒适的环境。

武城县四女寺镇社会大救助工作中心现场实景

  武城县不仅在硬件基础上加大投入,在软件设施上也“狠下力气”。着力构建“全面覆盖、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平台支撑、数据共享”的社会救助体系。将民政、扶贫、教体、医保等30个部门44项救助职能全部进驻县社会大救助中心,真正做到一窗受理、协同办理、一口办结。

  社会救助体系建好民政服务数据库,织密民政服务网络。“我们将各类救助政策、数据信息和救助资源进行梳理汇总、深度融合,并细化为‘助困、助医、助学、助居、助残、助业、介助’等7大救助板块,建立社会救助服务‘大数据’,让救助的‘供’与‘需’精准对接,确保应保尽保、不落一人。”武城县委副书记季之岭说。

  为提升群众办事效率及满意度,武城县加快推进社会救助审批权下放和流程再造,进一步简化优化审批环节,所有救助审批事项原则上下放到镇街。办理环节实现救助对象可按就近原则上报救助材料,受理窗口按申请人户籍状况和求助事项受理,经办人员按优化后的流程跟踪转办。审批环节实现大救助平台接收申报信息全部实行后台在线审批,由初始接收窗口将办理结果反馈至求助对象。

  “以前救助审批会由我们上报县里,整个审批流程走完大约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现在就不一样了,我们通过村级民政协理员提交材料、信息核实,三五天就能完成审批。”武城县四女寺镇民政助理员谢梅梅介绍说,现在效率提高了,老百姓也更满意了。

  为方便群众办事,武城县建立县、镇、村三级民政服务机制:县级设立社会大救助中心,镇级设立社会大救助工作站,村级设立社会大救助服务站。县、镇街、村三级社会大救助网络的建立,实现了“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减轻群众的负担,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建立社会大救助体系,是后扶贫时代解决相对贫困的客观需要。目前,全县各项救助政策互不相连、群蜂送蜜的‘蜂巢式’救助现状,以及群众对各类救助政策标准不了解、多口申报难等问题,影响了困难群众的及时有效救助和救助资源的高效合理利用。”谈到建立社会大救助体系的必要性,田瑞华娓娓道来,“社会大救助主要是以构建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为目标,建立识别机制、保障机制及动力提升机制,从而真正让群众救助有门,民政政策应享尽享。”

初审编辑:朱学勇

责任编辑:贾春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