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镇同权?一线调研|有限资源配置“最大公约数” 夏津县审批全域覆盖让群众“少跑腿、不跑腿”

2024-06-25 21:09:00 来源:大众网 作者:王晓斌

  编者按:当前,德州通过推动“县镇同权”改革,打破县域体制界限,让更多企业和群众享受到改革“红利”。为进一步讲好德州故事,优化营商环境,即日起,德州市委宣传部、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联合大众网德州策划推出“县镇同权·一线调研”系列报道,聚焦德州推动“县镇同权”集成改革的经典案例和经验做法,持续擦亮“在德州、办德好”营商环境品牌,以小切口呈现德州市民的幸福故事、映照德州发展的恢弘篇章。

  大众网记者 王晓斌 通讯员 邓美平 德州报道

  6月21日,来自德州市夏津县苏留庄镇前屯村的传峰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传峰来到镇上的夏津县行政审批服务局鄃北分局办理合作社社员变更业务,不到10分钟就在受理窗口办好了该业务。“以前跑审批办业务,需要去县城,来回三十多公里,开车去也得花费一个多小时。现在好了,镇上有了鄃北分局,离我们村特别近,骑电动车不到5分钟就能到,办理业务真是方便多了。”刘传峰感慨地说。

  刘传峰经营着一家椹果种植合作社,由于业务拓展他的合作社成员流动性较大,需要经常办理社员变更手续。夏津县行政审批服务局鄃北分局成立之前,他需要到夏津县政务服务中心办理相关业务,路程远不说,材料不合格还得来回跑。2022年9月,夏津县行政审批服务局鄃北分局挂牌成立,他办理相关业务再也不用跑去县城了,在镇上就能办理所有业务。

  “审批不出镇”得益于德州市持续深化“县镇同权”综合改革,推动资源、服务、管理向基层下沉,积极构建权责统一、运行规范、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打通基层服务“最后一公里”。当天,大众网记者在夏津县行政审批服务局鄃北分局采访时了解到,目前已有300余项行政审批业务在这里实现了“县镇同权”。

  大众网记者了解到,为进一步赋能“县镇同权”,夏津县创建了“党建+网格化+政务服务”的服务模式,实现了“放”与“接”的良性对接,构建了“中心镇+特色镇+市民中心”三位一体服务格局,实现基层审批服务效能的提质增效。其中,以苏留庄镇平安湖村为鄃北分局“党建+网格化+政务服务”示范点辐射带动周边乡镇,推行“网格帮代办”服务机制,打造精准化、全域化帮办代办服务模式。

  “目前我们承接业务是和县局具有同等的审批权限,共办理和企业、群众密切相关的高频事项300余项,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夏津县行政审批服务局鄃北分局局长闫红芹向记者介绍。夏津县行政审批服务局鄃北分局于2022年9月30日正式揭牌成立,是全市首个特色镇行政审批服务局分局。

  据了解,夏津县行政审批服务局鄃北分局总办公面积3200余平,共有工作人员6名,内设综合受理、跨域通办、社会事务、出证出件4个服务窗口,辐射周边苏留庄镇、银城街道、北城街道、东李镇、雷集镇、新盛店镇6个乡镇(街道),三十多个村庄,可满足周边62家小微企业就近办理业务。不止于此,鄃北分局还在辖区七个网格党支部,配备了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专员和党员代办专员,主动上门服务,开展帮办代办。实现企业群众“窗口办”变为“网格办”、“少跑腿”变为“不跑腿”。同时,建立“鄃心办”政企交流平台,及时精准发布便民利企政策,畅通民生热点难点问题诉求渠道,采取全程一对一“保姆式”服务,最大程度减少企业来回跑腿。

  2023年以来,鄃北分局办理业务事项共4563件,接受群众咨询515次,群众满意率100%。分局还在大厅设置了政务服务自助服务区、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区和税务自助服务区,为企业提供从注册设立到注销退出的全部事项办理,大大方便了附近企业群众政策咨询和自助办理,切实让企业和群众享受到了“县镇同权”的改革红利。

  全程帮办代办、上门办理、跟踪回访等一系列精准化服务体现出夏津县行政审批服务局鄃北分局成立的初衷——让群众少跑腿甚至不跑腿,也是夏津县探索开展“县镇同权”综合改革的一个生动缩影。近年来,夏津县聚焦“县镇同权”改革,在中心镇、生态镇分别成立夏津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宋楼分局、鄃北分局,合理划分分局大厅功能布局,提升综合服务质量,拓展为民办事服务领域,南北分局同县行政审批服务局构成基层三角辐射圈,实现基层政务服务全覆盖。打造周边镇域、县域联办、“聊夏一站式审批”等服务模式,切实提高了镇域企业和群众办事获得感,实现“县镇同权”改革走深走实。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田超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