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运河经济开发区:走出去请进来 教师培养路更宽

2017-09-01 15:24:00 来源:德州日报 作者:王倩倩 唐志红

  8月26日至27日,德州运河经济开发区教师全员培训如期举行,这是该区教育系统每个寒暑假里的“规定动作”。

  组织教师外出研修,请专家入区入校指导,对于德州运河经济开发区教育局来说,教师培养培训的工夫不仅在假期里,更下在了平时。丰富多样的交流活动,不断拓宽着教师培养的途径和方法,激发教师成长活力。

  教师走出去,专家请进来

  “开学后,我们要作报告、上汇报课,把从无锡学到的好经验好做法跟全校教师分享,所以这几天一直挺忙。 ”8月28日,记者在石家园街小学见到该校工会主席梁艳新时,她正和几个骨干教师整理上个月去无锡培训时的材料。梁艳新拿出去无锡培训的《研修记录册》,上边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她学习的感悟和心得体会。“学生成长的道路上,教师是引路人,而教师要成长,同样需要引路人。 ”据德州运河经济开发区教育局局长王恩义介绍,去年在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该区与新学校(北京)教育科技研究院签订合作协议,制定3年教师培养培训计划。“从签约合作到后期计划制定、组织实施,市教育局给予了我们很多帮助。 ”王恩义说。

  基于这种合作,更多教师有了走出去开拓视野的机会。去年以来,德州运河经济开发区教育局先后组织校长、教师赴成都、沈阳、武汉等地培训学习,专题讲座、互动答疑、名校观摩等活动让参与者收获颇丰。

  除了给老师们走出去的机会,该区还将教育专家请进来,对教师进行入区入校指导。 8月22日,德州七中副校长田俊荣就收到了新学校(北京)教育科技研究院工作人员发来的短信,提醒她9月份安排了专家入校指导。“一年来通过各种合作,学校各项工作都有了质的提升。 ”田俊荣说。

  理论装进脑子里,方法用在课堂上

  “受益匪浅”“成长更快”是老师们评价培训时用得最多的词。“以往组织教研活动,一人主讲大家听的方式,效果总是难以令人满意,想改进却找不到好法子。 ”三里庄小学教导主任李燕曾有这样的困惑。去年4月的成都高级研修班上,成都市高中语文学科视导组专家罗小维讲的“餐桌布”讨论法让李燕茅塞顿开。“给小组成员做好定位,鼓励他们思考、交流、分享,每个人都有事可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李燕说。

  很多授课的专家是一线校长甚至教研组长,他们的课干货多、接地气。对35岁的石家园街小学教师李萍来说,全国德育名家朱洪秋的“德育小点子”很实用。“上学期,我把写赞美条等小点子在班级管理中加以应用,孩子们的自信心明显提升,精神面貌不一样了。”李萍说。

  在天津市普育中学听评课时接触到的“郎氏加分法”,则成为德州七中教师赵婷婷教学和班级管理中的好帮手。“根据不同学生的角色打分,进行小组测试时,教师能够根据小组得分判断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进而有针对性地个别辅导。 ”赵婷婷说,“分分计较”之下,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了起来,用这个办法管理学生,班级凝聚力显著增强。

  从教22年的麒麟小学教师刘宪利,也从培训中学到了新知识。“无锡市南湖小学的发展路径跟麒麟小学很像,都是两校合并后异址新建学校。南湖小学仅用了短短几年时间就成为地区教育名片,其发展中的经验值得麒麟小学借鉴。 ”刘宪利说。

  教师人人享培训“福利”,教育发展提速

  开学前,40名新聘教师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培训,在德州运河经济开发区,培训是每个教师都能享受到的“福利”。“没想到上岗前就有机会接受这么高规格的培训,对于教学我更有底气了。 ”白玉是麒麟小学的一名新聘教师,执教经历一片空白的她,在培训中完成了从学生到教师角色的转变。

  无论是教师外出培训,还是请专家来授课、指导,受益的都不仅仅是参与其中的老师。“每次外地专家到德州七中入校指导,同属运河经济开发区的德州十二中、十五中都会派教师来听课,优质教育资源在全区得以共享。 ”田俊荣说,培训打破了学校界限,搭建起校际交流互动的平台。

  老师们参与的热情,从一个个小细节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每次集中培训,课前10分钟,都有学校代表进行经验分享。“最开始是5分钟,老师们都觉得不尽兴,一致要求延长分享时间。 ”梁艳新说。“人人都想学,人人都愿学”,这样的教研氛围在德州运河经济开发区教育系统蔚然成风。“每一个人的变化,一定带来的是运河区教育的深刻变革。 ”王恩义表示,教师在实践和反思中提升教学能力、教研能力、培训能力,培养一支“用得上、干得好”的师资队伍,打造出有影响力的学校,推动运河区教育迈上一个新台阶,进而为德州市“打造教育品牌、建立教育强市”助力。

初审编辑:马宝涛

责任编辑:白雪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