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4-2778800

通讯员qq群:144738782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德州原创_总部

德州32个派驻检察室将检察院搬到百姓家门口

2014-10-14 21:56:00 作者:石少军 来源:大众网
德州市人民检察院俯下身子接地气,自2012年起,在全市11个县市区治安问题突出的乡镇设立了32个派驻检察室,每个检察室配备了一辆流动检察车,形成32个流动检察室,派驻检察室还配备了大数据平台“信息超市”,一年多的时间利用信息超市已发现、受理侵害民生民利职务犯罪案件线索143件,化解矛盾纠纷186件,将检察院真正搬到了百姓家门口,派驻检察室将服务无限延伸,打通了法律监督“最后一公里”,为百姓撑起一片公平正义的青天。

      

      齐河焦庙检察室信息超市系统,通过该系统轻松查到各种补助金发放情况 记者 石少军 摄

      

      记者 石少军 通讯员 高忠祥

       

      德州市人民检察院俯下身子接地气,自2012年起,在全市11个县市区治安问题突出的乡镇设立了32个派驻检察室,每个检察室配备了一辆流动检察车,形成32个流动检察室,派驻检察室还配备了大数据平台“信息超市”,一年多的时间利用信息超市已发现、受理侵害民生民利职务犯罪案件线索143件,化解矛盾纠纷186件,将检察院真正搬到了百姓家门口,派驻检察室将服务无限延伸,打通了法律监督“最后一公里”,为百姓撑起一片公平正义的青天。

      

      

      流动检察室开进百姓家门口 记者 石少军 摄

      

      32辆检察车就是32个“流动检察室”

      

      10月10日上午,大众网记者在齐河县宣章屯镇钱玉村采访时,正巧赶上村民王世同等人前来领取高铁补偿款,宣章检察室主任杨芳正在一旁监督。

      

      该村十多户村民由于外出打工等原因,没有领到2011年发放的补偿款,因原始表格遗失,负责发放补偿款的村小组长不承认漏发,53名村民上访十余次无果,于是找到了宣章检察室。宣章检察室派出干警两天入户工作,并约谈小组长,最终53名村民领到了拖欠三年的补偿款。

      

      “你们怎么知道宣章有检察室,又怎么知道有困难找检察室呢?”“老百姓嘛不知道啊!”面对记者提问,村民王世同憨笑地说,随后他道出了实情:“俺们村里就有检察室,不信我这就带你去看看。”

      

      “看,就在那!”顺着王世同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了一辆商务车停在村子主干道的一侧,车体上方印有“强化法律监督 维护公平正义”12个大字,车身中央印有“流动检察室”5个大字,几名百姓正在车旁边与检察室干警拉呱。

      

      “这回明白了吧,俺们老百姓一看就知道这是为俺们办事的,有了困难在家门口就能反映出去,太方便了,检察院真办实事啊!”王世同的一番话一出口其他村民都纷纷点头。

      

      大众网记者注意到,每辆检察车上都装有桌子、马扎、笔记本电脑。“这样可以方便干警坐下来和百姓交流,每台笔记本都装有移动视频接访系统,百姓坐在探头前便可直接与乡镇派驻检察室或德州市检察院接访大厅现场连线,既省时又省力,少跑不少冤枉路,将检察院真正搬到了百姓家门口。”宣章检察室主任杨芳说。

      

      从2012年开始,德州市检察院在全市11个县市区治安问题突出的乡镇纷纷设立了派驻检察室,如今全市已设立检察室32个。32个检察室在辖区乡镇、村居聘请了1794名检务联络员、信息员,形成无缝隙全覆盖的民情信息网。检察室工作人员经常深入村头、街头、地头,听民声,察民情,解民怨,维民权。老百姓也随时可以见到流动检察车。

      

      据悉,德州市人民检察院探索建立的检察室与业务部门有限对接工作机制,有效促进了检察室职能作用的发挥。立查的职务犯罪案件30%来自检察室发现、移交;诉讼监督案件36%来自检察室发现、移交;发现脱管、漏管社区矫正对象74人,7000人次基层干部到检察室接受警示教育。同时,接待群众来访1700余人次,化解矛盾纠纷1100余件,帮助小微企业解决困难100余个,帮扶困难群众633人次,32个检察室全部受到当地党委、政府表彰,收到锦旗117面,感谢信200余封,真正收到了“最近距离、最大方便、最低成本、最大效益、最小机构、最大作用”的效果。天津市、海南省、陕西省、河北省等省内外120余家检察院1000余人次前来学习考察。

      

      

    (初审编辑:马宝涛   责任编辑:张洁)


友荐云推荐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3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