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仪馆开放日吸引了社会各界人士前来参观
服务班每天的工作从准备鲜花开始
火化工魏巍工作之于会写写毛笔字
□记者 石少军 撒伟 实习生 王桢 于冰
风雨人生路,有原点,有归途。临近清明,大众网记者走进“人生最后的驿站”,走进殡仪馆引导员、火化工、司机班师傅们的日常生活,记录下了殡仪馆里的点点滴滴,看如何让逝者带着尊严走。
遗体整理室
五朵金花让逝者带着尊严走
2013年3月,大众网记者曾来到德州市殡仪馆采访,与两年前相比,这里有变化,但并不算太大。
上午9点,遗体整理室。记者注意到化妆台没有换,无影灯还是两年前的样子,银白的灯罩泛着写满沧桑感的淡黄色。五名女引导员正忙着为鲜花伴行服务剪铺花。
引导班班长于忠菊说,这些花都是早上跟着专车运来的,白菊、黄菊、百合、玫瑰、康乃馨……她们会根据逝者家属的要求而选择鲜花,这些鲜花伴随在逝者身边,走过人生最后一程。
灯下操作平台上,摆放着吹风机、海绵、啫喱水、透明胶、梳子、棉棒、洗发水等工具,每件物品各在其位,她们即便闭着眼,只要一伸手就能拿到所需的工具。除了不为逝者洗澡,洁面、清理口腔、化妆、整理物品等工序,她们都要做。
引导员王健和两年前一样,看起来依旧像90后的邻家姑娘,脸上挂着阳光般的微笑,短发让她显得更加干练。说话之时,她正在整理告知牌上的绢花,一不小心绢花尾部的针头扎破了她的手指,她熟练地用纸摁住止血,将纸团丢进垃圾桶后继续工作。谁也看不出来,王健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每天都要给孩子喂奶,往返于北郊与市区之间,外人看来甚是辛苦,但在乐观的王建看来,这些都不是困难,她很享受这种充实而忙碌的感觉。
丁巍巍是他们当中最为活泼的一个,性格直爽,讲起话来一套一套的,她也是五朵金花里面的开心果,经常讲笑话逗大家乐。丁巍巍说,殡仪馆是个严肃的场所,平时有说有笑,也是为了调节压抑的心情,但到了告别厅,大家都会严肃起来,这也是对逝者的一份尊重。
上午10点左右,一名老人的遗体被推进了遗体整理室,姑娘们马上进入工作状态,穿上深蓝色工作服,戴上手套、口罩,开始为老人化妆。二十分钟左右,化妆完毕。孙娟娟说,洗脸必须用酒精棉擦洗,口鼻、眼睛、耳朵都要用棉球清理。最重要的是清洗眼睛,因为眼里有黏液,不清理,老人无法瞑目。
“这是最后一站,我们必须尽全力,让逝者带着尊严走。”王艳青说。
没活的时候,姑娘们聚在一起聊聊天,拉拉家常,话题主要都围绕着孩子。11点50,食堂正式开饭,五朵金花拿好饭盒来到食堂打饭。午饭的主食有米饭和馒头,菜品有炖茄子、炒西葫、炒青椒,此外还有蛋花汤。吃过午饭,姑娘们便来到二楼宿舍休息,可以美美地睡上一觉,下午还不知道有多少活等待着她们。
火化间
三个帅小伙看透人生喜乐悲欢
离开了遗体整理室,副馆长李俊香将大众网记者带到遗体冷冻室。她指了指满屋子的冰柜说,以前殡仪馆只有9个冰柜,去年新上了6个,每个价格3万元左右。冷冻室温度较低,记者逗留了一小会便能感觉到冷气袭人。
火化间距离冷冻室不远,橘红的火焰,肆意舞动着,暖暖的。冰柜与火炉,一冷一热间,形成巨大反差。李俊香介绍说,火化车间新上了2台拣尸炉,一台30来万,安装完毕花了70多万元。
“石峰,你本家过来采访你了,快出来啊。”李俊香洪亮的声音刚落地,一个帅小伙便推开门从办公室走了出来,满脸的堆笑,好似两处对向生长的褶皱山脉。记者发现,火化班的工作服由之前的黑色普通服装换成了迷彩服,穿在身上,显得精气神十足。
石峰是火化班班长,今年33岁,毕业于济南政法学院法律专业,来到殡仪馆整十年。石峰说,这里一天平均火化遗体十多个,快的半个小时,慢的一个小时时间。晚上,火化间保证有一个人值夜班。记者闻到火化间周围充斥着刺鼻的油焦味,嗓子感觉很难受,但石峰说他什么都闻不到,对这种味道早就习以为常了。
最初见到有人哭,他心里就跟着难受,现在他已经习惯了,甚至对哭声比较麻木,在这里,他见识了各种各样的哭法,有的抑扬顿挫,有的悲哀至极,有的惊天地泣鬼神。有的村里特别讲究风俗礼仪,怎么跪,怎么磕头,怎么哭,长辈都提前手把手地教,邻居们都过来围观,程序或动作错了都会遭到嘲笑。
石峰说,这里就像个小社会,能折射出很多东西。殡仪馆院内经常停满了各种车辆,家里死人了,亲戚们能弄来的车都弄来,尤其是靠近河北的村子,攀比心特强,宝马、奔驰、路虎等豪车经常能见到。
外界传言殡仪馆工资高,石峰辟谣说,他的工资像过山车一样变化,从500元到800元,从800元到两三千元,再到1000元,再到3000多元,什么福利也没有,干了十年,全凭对这份事业的热爱。
32岁的魏巍也来到殡仪馆十年了,他是科班出身,毕业于重庆民族学校殡仪技术管理专业。生于江浙的他骨子里透着一股南方水乡特有的灵性,他也是三个人中书法最好的,平时一有空就临摹柳公权的字帖。办公室的书桌上摆放着一个长约50公分的笔架,上面挂满各种粗细不一的毛笔,一盏砚台,一方墨宝,这都是石峰、魏巍还有刚来这里工作不久的杨晓旭的“标配”。“也是工作需要,告知牌上需要手写毛笔字,写得丑了会让人笑话。”魏巍笑着说。
谈起这么多年工作的感受,他们都不愿轻易吐露,只有一句话却是经常挂在嘴边——“生命无常,好好活着”。
“你再有钱有势,到头来都是一样的,就那么一捧灰。”石峰感慨说,干火化工让他对人生看得更开,痛苦悲观地活着是一辈子,开开心心地活着也是一辈子,无论遭遇什么境遇,都该开心地活着,苦辣酸甜到了最后都成了过眼云烟。
司机班
24小时待命随时准备出发
司机班是什么样子,他们每天工作是否很忙碌呢?说来也巧,当天下午,司机班的四名师傅都在。
司机班与火化间、遗体整理室、告别大厅不在一栋楼,司机班其实就是一间二十来平米的办公室,室内干净整洁,最显眼的就是横卧在里面的一条旧沙发,沙发上整齐地叠放着一床棉被,从司机们口中得知,这是他们值夜班用的,每天都有一名司机师傅在办公室值夜班。
“忙的时候突然要出车,家里又没有人带孩子,才六周大,我只能带孩子一起出车。”说话的是司机班赵炎涛师傅,他原来是一名军人,退伍后来到这里,一晃就是十四个春秋。
司机班不同于其他的岗位,他们必须24小时待命,随时准备出发。“电话来了,别管你是在睡觉还是在放假,都照样得回来出车。”司机班班长陈国泰告诉大众网记者,他在这里整整工作了20年,半夜起来出车是常有的事。
“只能早到,绝不能迟到。只能解释,绝不能冲突。”这是陈国泰给司机班定下的规矩。面对悲伤的家属,可能五分钟的迟到也会影响他们的情绪,他们宁愿及早过去等着。
这么多年来,他们一直默默坚守在自己的岗位,同时见证了德州城市的发展变化。让陈国泰感觉变化最大的就是思想上的转变。“九几年那时候去农村出车,村里人都拿刷碗水泼车,很尴尬啊,而现在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了,大家都很尊敬你。”陈国泰说,有了更多人的理解和尊重,他觉得自己的坚持是值得的。
【记者手记】:
人们忌讳死亡,惧怕死亡,于是乎常把这种感情转嫁到殡仪馆的工作人员身上。陈国泰、石峰、王健他们不知多少次遭到过歧视,遭到过白眼,遇到有人问及工作,他们都会说民政局的,生怕说出真相让别人感到别扭。无论外界怎么看,他们却始终带着一颗平和的心态,虔诚尊重的心,力求让逝者安息,生者宽慰。
生而不易,学会尊重和理解,是我们人生路上的永恒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