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4-2778800

通讯员qq群:144738782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德州原创_总部

德州大学生李树旺和书的故事

2015-04-23 21:14:00 作者:庄滨滨 来源:大众网德州频道
4月23日是第二十个世界读书日,这一天,德州学院学生李树旺像往常一样,安静地坐在图书馆里熟悉的位置,捧起一本书,坐上一整天。

    李树旺近照

     

    李树旺的藏书

      

        □记者 庄滨滨

        

      4月23日是第二十个世界读书日,这一天,德州学院学生李树旺像往常一样,安静地坐在图书馆里熟悉的位置,捧起一本书,坐上一整天。

      李树旺喜欢读书,无论是坐在开满紫荆花的校园长廊里,还是置身书盈四壁的图书馆内,手捧一本书,或沉思或联想,日子开始变得悠长;行走四方时,李树旺也爱带上一本书,随自己走过千山万水,走过每一个温暖的日子。

      每到一个地方,李树旺都会去当地的书店。当一本好书跳入眼帘,李树旺都像个孩子,高兴地把书抱在怀里,捧在胸前,接着,便如饥似渴地读起来。淡淡的墨香,似乎真的把他的一瓣瓣心叶都熏得香香的。

      读书,这个美丽的嗜好,就像种子,在李树旺的心里萌芽、茁长。如今一晃十多年过去了,李树旺的书架上摆满了500多本书,涉及文学、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历史、美术、书法、佛学等诸多门类。李树旺说,自己最喜欢读散文,古代的散文看的多了,对写好现代散文有想不到的效果。此外,经典古书必须要看,四书五经,诗词歌赋,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就像人生下来慢慢就学会了走路,酷爱读书的李树旺迷上了写作。课余时间,李树旺坚持每天读书、写作、练字、画画,半年以后性格就有了很大的改变。“书读的多了,思考得多了,就知道哪些能说能写,哪些不能说不能写,在这种自我写作、自我修炼、追求完善、完美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完善和完美。”李树旺说,“长期坚持写作的人,是能够改变自己急躁、粗鲁、邋遢、冒失等性格毛病的。”

      大学四年,李树旺出了三本书,“在第一本书《沁园寻梦》出版后,我忍不住捧着这本书哭了,书就像我的孩子一样诞生了。”据李树旺介绍,这部倾注了自己热情和心血的《沁园寻梦》,记录了他从一名文学爱好者到一名小有成就的青年作家的蜕变。

      对于如今社会阅读风气不盛的现象,李树旺说,自己认为真正的关键原因是童年时,他们不曾用书籍把精神养肥,成年之后,当然不会“食髓知味”地追寻书籍的味道。“其实,读书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学会思考的长期持续的生活方式。读大学,不仅在于学习知识,作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储备‘资本’;而且还有其更高的价值:养成终生读书的习惯,培养训练自我学习、教育并进步的能力。”李树旺告诉记者。 

     

      附采访实录:

      1、记者:你从什么时候爱上读书的,读书的时候是一种什么状态?

      李树旺:我从小喜欢读书,只是那时候家里穷,没有多少课外书,我就读的比较少。后来到了大学,当我走进图书馆,一下子震惊了,原来有这么多的书籍,于是,我就暗暗给自己下了一个决心,好好读书,读更多的书籍。后来,我看到俞敏洪读了800本书,我就觉得自己最起码要读500本书。

      当我读书时,完全与外界隔离了,在书中徜徉,那是非常美妙的一件事。不论在哪里我都不会忘记读书,有时候事情太多,看书时间少了,就有一种负罪感。当我再次沉浸在书中,那种幸福感是其他事情无法代替的,因为我不会打游戏,课余时间就在读书和写作中度过了。

      

      2、记者:作为一个读了几百本书的大学生,你会建议同龄人看什么书?

      李树旺:我平时喜欢看文学、哲学、教育学、经济学和艺术学方面的书籍。朱永新说过,看书不仅要有看得要宽而且要厚。其实一些经典名著还是不错的,读好书其实是提供机会,比如《平凡的世界》《红楼梦》《羊皮卷》《西方哲学史》《给教师的建议》《理想国》《沉思录》《南画十六观》等,让我们可以收获很多。作为一名大学生,不仅要读你的专业书籍,还有看一些课外书。国学经典、西方名著是非常有必要看得,大学生不能只“功利性”地读书,有的大学生只是读一些关于考试的书籍,如英语四六级,计算机,普通话等书,对别的知识知道的很少,导致知识面窄,思想不深,认识事物也不够透彻,就更不想读书了,与一些经常读书的人交流就会有代沟。所以,我建议大学生多读经典,从而提升自己思想。

      

      3、记者:你觉得读书能给人带来哪些改变?

      李树旺: 苏霍姆林斯基说:“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这句话让我刻骨铭心。通过读书,我们不一定能延长我们生命的长度,但一定可以改变我们生命的厚度。成功人士都是读书成长起来的,毛泽东从一介书生成为指点江山的领袖人物;马克思阅读1500多本书籍著就《资本论》;金庸博览群书终于成为一代武侠小说宗师,就连大家熟悉的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他在大学读了800本书,成就了今天的辉煌。通过读书,我在大学开始写书,读书让自己多才多艺,让自己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让自己脱离庸俗。再者,从事文化和教育工作的人,更要读书,读书会让人们更加善于思考,更加远离浮躁,从而让人们更加有智慧,让人们生活得更加美好。

     

      4、记者:中国人现在的阅读状况堪忧,你是如何看待的?

      李树旺:在以色列,人均一年读64本书,中国人均一年读书却不到2本,这就是差距。社会在飞速发展,识字的人多了,读书的人越来越少,这与互联网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关系,一些人选择了电子阅读,对纸版的图书提不起兴趣。浅阅读风靡一时,人们没有时间去深层次地阅读,在火车上、地铁和公园里很少看到人读书,大多数人低头刷着微信,微博,QQ空间,却无暇看书。在大学,许多大学生抱怨没有时间去读书,其实这是中国教育的问题,也有自身的原因,学生从小压力大,没有形成读书的习惯,小学、中学、高中的学生读的大多数是教科书,老师和家长不让他们看一些“闲书”,这样就束缚了学生的读书心愿。到了大学,大学生变得自由了,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了,也不喜欢读书了。

     

      5、记者:你觉得德州应该如何构建全民阅读社会?

      李树旺:我们应该筹划自动图书馆和移动图书馆,将图书从图书馆搬到市民身边,尤其是在人流量大的地方设立一些移动图书馆,比如在火车站,商城里等;建立实体书店,保护旧书店,给读者更多的阅读地方;定期举办读书交流会,大家一起分享读过的书;“营造书香校园”,邀请一些作家走进校园,做关于读书的讲座;亲子共读,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读书。

     

      6、记者:读书是个人的事情还是社会的事情,你如何看待国家如此重视全民阅读?

      李树旺:读书即是个人问题,也是社会的问题,人是社会中的人,每一个人都读书了,那么国家就有希望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倡导全民阅读,建议学习型社会,提高国民素质”。这就要求我们在全社会营造尊重文化,终身学习的氛围。因为一个民族的综合素质以及精神境界,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阅读水平,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定是美丽的精神家园。国家重视阅读,这是好事。

     

      7、记者: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你倾向哪一个 ?

      李树旺:有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其实,他们都有利弊,我个人觉得既要读书也有走路,我喜欢读书,但是我不是书呆子,我在课余时间会出去走走,在各个地方感受不同的民族风情和地域特色,可以增加自己的人生阅历。有哲人说:如果不读书,行万里路也不过是个邮差。俞敏洪说过:底蕴的厚度主要来自于两方面,第一是多读书,读了大量的书你的知识结构自然就会完整,就会产生智慧;第二就是多人生经历。把人生经历的智慧和读书的智慧结合起来就会变成真正的大智慧,就会变成你未来创造事业的无穷无尽的源泉和工具。所以,我倡导既要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

      

      

      

      

      

    (初审编辑:马宝涛   责任编辑:白雪)


友荐云推荐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3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