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4-2778800

通讯员qq群:144738782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网民建言

建议将南陈庄古墓碑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2014-02-27 10:44: 作者:翟岩 来源:大众网德州频道
2月15日,热心网友“尘曦”在大众网德州论坛发帖称,在南陈庄村西河圈的农田里,竖立着一块歪斜的古墓碑。经他对墓碑经行考证后,发现该墓碑系明代孝宗皇帝弘治敕赐河南监察御史马贵之母齐氏名号的圣旨碑,迄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建议文物保护单位对该墓碑妥善保管,或者是进行修葺后供人参观,让更多的人来了解德州的历史文化。

     南陈庄的古墓碑(网友拍摄)

     

      发帖人:尘曦

      发帖日期:2014年2月26日

      发帖题目:说说南陈庄的古墓碑

      原帖链接:http://club.dzwww.com/thread-42398593-1-1.html

      2月15日,热心网友“尘曦”在大众网德州论坛发帖称,在南陈庄村西河圈的农田里,竖立着一块歪斜的古墓碑。经他对墓碑经行考证后,发现该墓碑系明代孝宗皇帝弘治敕赐河南监察御史马贵之母齐氏名号的圣旨碑,迄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建议文物保护单位对该墓碑妥善保管,或者是进行修葺后供人参观,让更多的人来了解德州的历史文化。

      网友“尘曦”在贴文中介绍,这座墓碑坐落在南陈庄与杨家圈村的中间部位,原属南陈庄的河圈地里。它距离运河约50米左右,孤立的斜插于地下与地平面形成了约30度的斜角,露出地面的部分目测较完整,没见明显被破坏的痕迹。它露出地面的部分长约2.5米、宽约85厘米、厚约35厘米,墓碑顶部有个约(宽)20X(厚)10X(高)15厘米的石榫头,是为装石碑帽用的。该墓碑表露面较光滑且无字系石碑的背面,朝下的面为墓碑的正面有碑文,因刻有盘龙的墓碑帽垫在石碑的中下方,才使其斜插于地里没有全部被埋。石碑离地面最高处约40厘米。低头或手摸可知其表面有碑文,但目视却看不见碑文的内容,有文字的面积约一平米左右。

      为了弄清墓碑的真实情况,网友“尘曦”采取了多角度卧地拍照的方法,对其进行了拍照。后经微机处理后,从残缺不全的碑文中可看出:1、它是明朝·孝宗弘治八年,即公元1495年的墓碑,距今已有519年了,确系古墓碑。2、从碑文内容上看,此碑系明·孝宗皇帝弘治敕赐河南监察御史,马贵之母齐氏名号的圣旨碑,但由于部分碑文仍被掩埋,而看不出所敕赐的名号。3、无论从那个角度看,此墓碑绝对是马家的,故此可以认定:此处应是“马家坟”的所在地。

      网友“尘曦”指出,该墓碑历经了明、清、民国诸朝代,迄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在这500余年中,它经历了风霜雨雪及战火的洗劫,基本没遭到破坏确实属不易。

      对此,网友“尘曦”建议:它毗邻新修的天主教堂,少花点钱对此略加整理,供人们浏览参观还是很不错的,起码它能使后人了解德州的历史文化,证明德州历史上还是有能人的。(整理记者 翟岩)

     

     

     

    (初审编辑:张洁   责任编辑:白雪)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3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