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城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刘之荣
大众网禹城7月6日讯(记者 马宝涛)在6日举行的德州市农村陈风陋习整治暨禹城市邻居节启动仪式上,禹城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刘之荣介绍了禹城市“崇俭尚德·倡树新风”等活动的开展情况。刘之荣说,今年禹城将移风易俗作为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作来抓,虚功实做,制定了包括“五天丧改为三天丧”等内容在内的红白事操办程序模板,减轻了陈风陋习带来的经济、精神和社会负担。
据刘之荣介绍,他们在农村走访调研时了解到,基层的红白事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为三个“负担”:一是经济负担,一场丧事的花费最低要1万余元,婚嫁喜事更是高达平均5万元以上,彩礼陪送、大摆宴席、雇吹鼓手等不良习俗的花费约占总支出的60%以上,困难群众甚至借债办红白事,导致“娶不起媳妇、死不起老人”。二是精神负担,存在封建迷信、低俗演艺、铺张浪费、治丧时间过长等不良红白事习惯,造成群众盲目攀比,甚至产生了“我不这样办就丢人”、“我得比他们办得更热闹”等扭曲心理。三是社会负担,随着城镇化水平提升,新的居住环境带来了新的村居文化,村民之间相识相知、互帮互助的传统文化体系受到冲击,因旧俗陋习引发的家庭矛盾、邻里纠纷、噪音扰民甚至非访闹访等现象时有发生。
针对存在的问题,禹城市从群众身边的红白事习俗入手,制定了红白事“五改五提倡”操办程序模板。婚事推行“五提倡”,即提倡简约定亲、提倡新式婚礼、提倡“礼轻情重”、提倡环保低碳、提倡彩礼改为创业基金;丧事推行“五改”,即家族办丧改为红白理事会办丧,穿白大褂改为戴白花黑纱,五天丧改为三天丧,雇吹鼓手改为放哀乐,摆筵席改为大锅菜,杜绝大操大办、封建迷信。有了基层干部群众易于操作的“操办程序模板”,移风易俗在禹城迅速普及,受到了群众特别是基层农民群众的认可和好评,也取得了扎扎实实的成效。比如,如今操办一场白事可节约五千至一万元,集体婚礼、自行车婚礼、广场舞婚礼等新潮的结婚形式在禹城比比皆是。
附:禹城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刘之荣在启动仪式上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年,禹城将移风易俗作为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作来抓,立足“创新思路、群众思维、精准治理、虚功实做”基本原则,大力开展了以“自觉抵制陈规陋习”为核心内容、以“正党风、淳民风、树新风”为途径的“崇俭尚德·倡树新风”主题教育暨综合整治活动。现在,我就这项工作开展情况作一简要介绍。
我们在广大农村进行走访调研时了解到,基层的红白事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经济负担。在农村,一场丧事的花费最低要1万余元,婚嫁喜事更是高达平均5万元以上,彩礼陪送、大摆宴席、雇吹鼓手等不良习俗的花费约占总支出的60%以上,部分生活较困难的群众甚至借债办红白事,导致“娶不起媳妇、死不起老人”。二是精神负担。在部分农村,仍然存在封建迷信、低俗演艺、铺张浪费、治丧时间过长等不良红白事习惯,造成部分群众盲目攀比,甚至会产生“我不这样办就丢人”、“我得比他们办得更热闹”等扭曲心理。三是社会负担。随着城镇化水平日益提升,新的居住环境带来了新的村居文化,村民之间相识相知、互帮互助的传统文化体系受到冲击,因旧俗陋习引发的家庭矛盾、邻里纠纷、噪音扰民甚至非访闹访等现象时有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不正之风的蔓延。
针对上述问题,禹城市委、市政府积极响应上级部署要求,对照问题寻求办法,结合实际制定措施,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移风易俗“5+5+X”工作法。第一个5,是指5个推进实施类活动,包括“俭以养德”活动、“村风倡树”活动、“家风倡树”活动、“诚信建设”活动和“履约践诺”活动。第二个5,是指5个创新实践类活动,包括“婚事新办”活动、“丧事简办”活动、“感恩母亲(父亲)节”活动、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和“邻居节”活动。X是指相关部门针对旧风陋俗联合开展的综合整治活动。
具体工作中,我们以红白事习俗为切入点,以婚事新办和丧事简办为重点,制定了红白事“五改五提倡”操办程序模板。婚事推行“五提倡”,即提倡简约定亲、提倡新式婚礼、提倡“礼轻情重”、提倡环保低碳、提倡彩礼改为创业基金;丧事推行“五改”,即家族办丧改为红白理事会办丧,穿白大褂改为戴白花黑纱,五天丧改为三天丧,雇吹鼓手改为放哀乐,摆筵席改为大锅菜,杜绝大操大办、封建迷信。
活动中,我们重点在完善体制、健全机制、理清思路、督导落实等四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在工作体制方面,领导重视亲自抓。禹城成立了由市委副书记刘洪贵同志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出台专门的实施意见,各级各部门均成立专人负责的工作办公室,各社区、村成立红白理事会,建立起一整套机构健全、保障有力的组织体系。二是在工作机制方面,明确职责分工抓。市纪委、组织部、政法委等部门根据职责抓好综合整治;宣传部做好统筹协调、规范督导,实施新闻联动、集中宣传;民政局负责制定红白理事会章程、村规民约;各乡镇、部门将活动纳入本单位重点工作,抓好具体落实。全市形成上下一体、四面出击、层层推进的工作机制。三是在工作思路方面,明确原则重点抓。我们重点把握了5项原则:把握带动原则,引导党员干部率先垂范;把握群众原则,激发群众的主动参与性,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把握协作原则,强化各职能部门和乡镇的主体作用;把握疏堵原则,既要提升群众的道德文化素质,又要加大对党员干部违规违纪行为的监督查处力度;把握常态原则,着力于长效机制的建立,使移风易俗制度化、常态化。四是在工作落实方面,强化督导靠上抓。我们要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活动进展落实情况进行督查检查,将各单位工作纳入全市年度考核,对落实不力、成效不明显的单位负责人进行问责。
移风易俗在禹城迅速普及,受到了广大群众特别是基层农民群众的一致认可和好评,也取得了扎扎实实的成效。一是群众负担明显减轻。我们在全市所有农村社区都建立了红白理事会,大力推行“五改五提倡”。节俭操办白事、杜绝铺张浪费已经成为农民群众的自觉行为,操办一场白事可节约五千至一万元,集体婚礼、自行车婚礼、广场舞婚礼等新潮的结婚形式在禹城比比皆是,将“婚庆彩礼”变成“创业资金”更是成为年轻人的新时尚,许多新人将结婚礼金用来跑运输、搞养殖、开淘宝店,尝到了创业的甜头。据统计,全市共引导659对新人参与活动,产生创业资金达1400余万元,创业项目670个。
二是道德文明深入人心。各类民俗活动中的不文明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广场舞等文化活动成为农村群众自发的生活习惯。在我市举办的广场舞大赛和民间才艺展演活动中,共举办26场,参与群众近2万人。目前,禹城民间公益爱心组织有18个,20人以上的广场舞队伍达1100多支,庄户剧团130余个,机关、企业、社区开设道德讲堂1000余个,宣讲对象逾10万人次。5月19日,我们举办了禹城市首届“中华母亲节”活动,更是将孝德文化的推广普及推向了高潮。
三是社会风气显著改善。我们号召城乡各社区建立“互帮互助”小组,公布互助电话,打造“菜单式”志愿服务体系,确定每年7月的第一个星期六为邻居节活动日。随着移风易俗工作的不断推进,尊老爱幼、勤俭节约、诚实守信等优良品德蔚然成风,互帮互助、邻里和谐的传统文化全面复苏,因不良习俗引发的矛盾纠纷数量锐减,各类典型模范不断涌现。仅6月份,全市共收集好人线索76条,推荐道德模范候选24人,人人争当道德楷模、村村争创文明社区的氛围日益浓厚。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工作离上级领导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离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很大差距。在此,恳请各位领导对我们的工作进行批评指导,欢迎各界群众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意见建议。我们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禹城的移风易俗一定能结出丰硕的果实,新风正气一定能在禹城这片沃土上遍地开花。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