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4-2778800

通讯员qq群:144738782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最新报道

评论:《大刀记》未播先红折射德州人家乡自豪感

2015-01-15 18:43:00 作者:马宝涛 来源:大众网
电视剧版《大刀记》尚未开播,在德州尤其是宁津一带,热议坊间,未播先红,俨然一副全民期盼、非看不可的架势。大刀记热,除彰显了德州人强烈的爱国主义外,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其贴近性使然。现象背后,折射出的是当地群众的家乡自豪感。

      □大众网评论员 马宝涛

        电视剧版《大刀记》尚未开播,在德州尤其是宁津一带,已经热议坊间,未播先红,俨然一副全民期盼、非看不可的架势。大刀记热,除彰显了德州人强烈的爱国主义外,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其贴近性使然。现象背后,折射出的是当地群众的家乡自豪感。

      何为贴近性?站在观众的角度,简单地说就是“跟我有关”,就是电视剧里讲的故事、塑造的人物,跟自己有丝丝缕缕的联系。比如,《大刀记》里展现的许多情节,就是宁津人司空见惯且绝无仅有的,甚至里面出现的长官包子、大柳面,自己不但爱吃而且会做;剧中的某场战斗,就发生在自己所在的镇上,甚至能具体到某条街巷某个村子,说不定还有亲戚朋友恰好就住在那里……

      当然,宽泛的贴近性还包括志趣、理想等诸多契合点。影视作品跟新闻报道有若干相似之处,而地域上的贴近性,是最能激发兴趣、抓人眼球的。作为主旋律抗战剧,《大刀记》在德州引发的高度关注,便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家乡自豪感的一次集中释放。

      这种自豪感源于德州人民对家乡的热爱。回望过去,这片土地底蕴丰厚,民风尚义。抗日战争时期,人们奋勇当先,保家卫国,涌现出一批可歌可泣的英雄。时至今日,许多过来人对当年情景仍历历在目,砥砺前行。

      现在的德州,经济发展,充满活力,人民群众福祉日增。与此同时,当年的血雨腥风渐行渐远,淡出视野,这部乡土抗战剧可谓来的正是时候,一下子将充满“德州味”的鲁北抗战史拉回到了眼前。

      放眼未来,已然驶上发展快车道的德州,成就了人们的梦想,也被寄予了太多的期望。脚踏实地,筑梦未来,伴随着日益增长的幸福感,生生不息的“大刀魂”又给我们增加了力量。

      情难自抑,虽然含蓄向来是德州人性格的一大特质,但这与家乡自豪感的恣意流淌并不矛盾,因为情绪需要一个抒发的渠道和载体。而取材于德州、拍摄于德州的《大刀记》,正好打开了人们积聚已久的洪流之闸,情感籍此产生共鸣也便是水到渠成。

      无须克制,无须掩饰,“大刀”面前,就让我们的家乡自豪感裸奔吧!

     

     

      

      

    (初审编辑:马宝涛   责任编辑:李超然)


友荐云推荐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3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