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直升本科 搭建求学“立交桥”

2015-06-16 22:00:00来源:德州日报作者:

□本报记者董珊珊本报通讯员季振国

  近年来,山东省中职学校每年招生约50万人,其中94%是农村学生,连续多年95%的就业率,使中职成为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主要途径。而在我省《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意见》出台后,现行职业教育往上不能贯通的体制“天花板”终被打破——

  7月19日,省教育厅发文确定了高职与本科 “3+2” 录取办法、中职与本科 “3+4”招生管理办法,录取时分别与普通高考和高中招生录取同步进行。至此,我省分段培养职业教育招生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德州汽摩学院成首批试点院校

  根据省教育厅安排,在潍坊、青岛、德州三市部分优质中等职业学校和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开展 “3+4”分段培养。德州交通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汽摩学院)被列为 “3+4”试点学校,成为我市首批试点院校,该校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对应山东交通学院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计划招生40名。

  “3+4”即中专+本科,其分段培养的优势是将文化课和专业技能紧密联合起来,打造专业理论扎实的应用性技能人才。参与试点的中等职业学校和本科学校统筹建立文化基础、专业技能和专业理论课程衔接贯通的教学体系,通过7年的学习,系统培养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 “通过 ‘3+4’分段培养,多了一条初中毕业生升学的道路。初中毕业生在中职学校学习3年,通过考核测试后,不需要经过高考,就能进入普通本科院校继续读四年。”德州市教育局职业教育科负责人介绍。

  中职招生人数较往年明显提升

  上职校不仅能学到一技之长,学历也不再低人一档的强大吸引力,使更多渴望成才的孩子找到了出路。从目前情况看,由于我省职教体系清晰,人们对于职业教育的认识逐步提高,今年全市中职的招生情况趋势良好。截至目前,德州交通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汽摩学院)已招生1700余人,齐河职专1500人,而德州经济学校已招生2000人,招生的良好势头仍在持续过程中。

  今年的中职招生可取得如此成绩,主要是招生政策比往年偏好,打通了通道,打破了 “天花板”,使中职吸引力不断加强。去年12月,山东省政府发布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意见后,山东省教育厅一直在论证具体措施。这次职业教育招生考试试点工作,利用考试招生这个手段,为广大学子提供多次选择、方便灵活、个性化学习的机会和条件,打通了中职学生上本科读研究生的求学路。

  应用型人才上下贯通培养

  建立适应各类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成长的招生考试制度,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 “总开关”。去年我省率先在全国实行了 “知识+技能”春季招生考试,今年又在调研论证基础上启动了中职学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 “3+4”分段贯通培养试点、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 “3+2”分段贯通培养试点,终于打破了现行职业教育往上不能贯通的体制 “天花板”,彻底改变了我国职业教育仅局限在中职 (高中)、高职高专两个层次的落后局面。

  “中职教育只是学生走上技能道路的起点,不是技能教育的终结。要办好职业教育,必须为技能型人才的成长搭建完整的阶梯。”职业教育科负责人介绍,此次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政策,就是要使教育为每个学生铺设最适合的路,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路径,学得有激情有发展,这才能证明职业教育是有灵性的教育。

初审编辑:马宝涛

责任编辑:黄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