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滕璐 本报通讯员 窦永超 朱秀丽
健全职教体系为就业铺路
“没有想到儿子在禹城市职业教育中心学习两年后就能这么顺利找到工作。”提起儿子的工作,禹城市房寺镇北冯村村民冯汉就笑得合不拢嘴。
2010年,为拓宽就业渠道,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禹城市将原职业中专、成人中专、教师进修学校、技工学校、卫生学校等五所学校合并组建成集学历教育、职业培训、学前教育、成人教育于一体的职业教育中心。
之后,禹城市先后投入2.5亿元建成职业教育中心校园一期工程。同时,积极争取近2300万元的资金扶持,用于各类专业建设和师资配备。
订单式培养毕业进大企业
今年即将毕业的禹城市职教中心的学生王明玉现在禹城龙力公司实习,由于技术娴熟,已被公司破格提拔成车间领班。 “在这里既能学到知识,又能掌握技术,每月还能拿到2800元。”王明玉开心地说。
为了建立稳定畅通的就业渠道,禹城市积极探索校企紧密合作、岗位无缝对接的路子。该市职教中心先后与保龄宝、龙力、汉能、东君乳业、麦特力重工、三裕风电、香港报喜鸟等企业建立了联系,把企业作为学生就业基地,实施订单式培养,企业把学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实现双向互动,分段培养。学生到企业实习,派老师跟踪管理。学生不仅能学到实践知识,每月还能领到劳动报酬。
提升专业水平培养高级技工
“职校毕业生都进车间,三班倒,搬搬抬抬的,不仅工资低还累人。”记者在采访时发现,不少家长和学生对职业教育存在误区,认为职教毕业后参加的工作都是体力劳动。
“我们学习的是技术!现在社会上私家车很多,我选择的汽车制造与检修这个专业,以后,可以自己开汽车修理店,当老板。”禹城市职业中心学生范中奇说,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对职业教育的理解逐渐深刻。
“我们培养学生,让学生就业,不是将学生当成小工或搬运工输送给企业,我们追求的不仅是就业率高,就业质量也一定要高。 ”禹城市职教中心校长张杰峰说。
针对社会上高级技工紧缺的情况,该市不断提高职业教育办学层次,合理设置专业,建立起与国家职业资格体系相对应的中职教育培训体系。尤其针对当前社会上急需大量高级技能人才这一突出问题,加快高级部的发展步伐,构建中等技工教育与高等职业(技工)教育相互衔接沟通的立交桥,形成以培养中级技工为基础,高级技工为主导的职业教育格局。
初审编辑:马宝涛
责任编辑: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