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4-2778800

通讯员qq群:144738782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红色人物

宁死不屈的抗日铁汉——姚铁民

2014-09-03 08:50: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
1939年4月,日本大佐、遵化宪兵司令赤本在遵化县城孟家院村被擒,民心大快。为寻回赤本,日本出动多架飞机,到处散传单,愿以50挺机枪为交换条件。智擒赤本大佐行动中有一位英雄,名叫姚铁民。

        1939年4月,日本大佐、遵化宪兵司令赤本在遵化县城孟家院村被擒,民心大快。为寻回赤本,日本出动多架飞机,到处散传单,愿以50挺机枪为交换条件。智擒赤本大佐行动中有一位英雄,名叫姚铁民。

      姚铁民,原名姚广凯,化名宋德,1898年出生于辽宁省海城。1936年西安事变后,毅然离开栖身14载的东北军,只身来到北平从事抗日活动,期间被捕入狱。1937年,他与狱中难友组织暴动成功,几经辗转后投身抗日队伍。1937年在平西斋堂参加八路军。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6月随部编入八路军第四纵队,不久纵队挺进冀东,成为包森支队最初的28名成员,即人称“二十八宿”之一。是位家喻户晓、令敌人闻风丧胆的人物。

      1939年4月26日,姚铁民与支队的几位同志化装成老百姓,在遵化城东北孟子院村村南路边帮老乡脱坯,借以侦察敌情。时近中午,忽然从村南走过来三个人,走在前面的人身着褴褛的粗布便衣,在后边不远处紧跟着两个身着大褂作商人打扮的人。姚铁民认出走在前面的竟是两个月前被捕入狱的支队手枪班侦察员王振西。他意识到有敌情,立即做好了应急准备。原来,遵化县日本宪兵队长赤本妄想在这次“强化治安”中剿灭包森支队,便从狱中提出死不招供的王振西,要他带路“会一会”包森。就这样,王振西走走停停将赤本和翻译带到这里,赤本还在暗中命令日军大部队与他保持二三里的距离。王振西走到姚铁民身旁低声说“后面两个是敌人!”后便径直朝前走去。为了迷惑敌人,尽可能不引起敌人的注意,姚铁民他们几个人始终没有停下手中的活计,继续脱着坯。待赤本和翻译来到跟前,姚铁民一使眼色,几个人猛然扑向敌人,赤本想掏枪反抗已来不及。姚铁民等人用绳子将赤本捆好,押到了长城以北的开庄鹿羊羔子峪。为尽快摆脱敌人的追击,将其就地处决。据当时抓到的翻译称,被外决的赤本是日本大佐、宪兵司令、天皇的表弟。第十八集团军参谋长叶剑英在延安接待中外记者时,还谈到了这件事。赤本之死,民心大快。

      1939年9月八路军第四纵队和抗联部队西撤整训后,留下陈群、包森、单德贵三个支队坚持在冀热边区开展游击战争。包森和姚铁民决定将部队化整为零,以战斗小组为单位活动,寻机打击敌人。姚铁民在兴隆半壁山南沟伏击战、攻打日伪佛爷来据地等几次战斗中,无不显露出胆大心细、临威不惧、应变如神的指挥才能,很快成为包森的得力助手。

      1940年初,姚铁民任迁(安)遵(化)兴(隆)联合县第一任县长。当时斗争环境恶劣,初期的县政府无固定地址,他背着背包足迹遍及三县各村,走到哪里,哪里就是抗日县政府。他在迁遵兴联合县下面组建13个行政区,所属的200多个村也相继建立了抗日基层政权。

      1942年,姚铁民被调任晋察冀军区第十三军分区对敌联络科科长。他遵照“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统战政策,开始了积极认真的分化、瓦解敌人的工作。姚铁民通过内线人员的关系,在一个约定的地点“会”到了驻守洪山口的伪满洲军王营长,经过多次教育和引导,使王营长为抗日做了许多有益的事。

      1943年2月3日,姚铁民在兴隆蘑菇峪开展工作时遭敌袭击,为掩护群众撤离,他凭借一盘碾子和石磨做屏障,阻击敌人前进。子弹打光后,遂将文件销毁,望远镜和手枪砸碎,同敌人展开徒手搏斗。终因身负重伤,不幸被捕。后被押到承德监狱。在狱中,他坚贞不屈,并曾组织越狱。敌人恼羞成怒,对他施用吊、打、鞭抽、火烫、过电、灌煤油、辣椒水等酷刑。1944年4月30日,46岁的抗日铁汉姚铁民惨死于承德监狱。临终前,在给儿子留下的遗嘱中写道:“这是我父子最后诀别……今不幸被捕入狱。既为革命,夫复何言!现既宣告处死,决不望生,况余为国捐躯,死复何憾!”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宁死不屈,对党忠诚的崇高气节。

      姚铁民牺牲后,他的遗体被进步群众掩埋,并以铁路路桩刻“宋德之基"碑同葬。1962年迁葬沈阳市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超然)


友荐云推荐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3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