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文国:执教33年见证学校从几间瓦房到高大教学楼

2015-09-09 17:34:00来源:大众网作者:翟岩

柴文国在给孩子进行心理辅导

  大众网德州9月9日讯(记者 翟岩)“我马上就要退休了,在这之前我得站好最后一班岗。”柴文国是德州市长河小学一名有着33年教龄的语文教师,即将退休的她最难以割舍的是熟悉的校园和可爱的孩子,临近退休,仍在坚守在教学一线,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着什么是“爱岗敬业”。

  执教33年来,柴文国从未离开三尺讲台,也离开过这所学校,她也亲眼见证了学校一草一木的变化。1982年,年仅20岁的柴文国带着满腔热情步入了教师这个行业,回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教学环境,她忍不住摇头:“那时的学校的条件太差了,能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就算不错了。” 柴文国感慨地说,长河小学的前身为杏园小学,33年年前她刚来到学校时,整个学校就只有几间破瓦房,一个年级仅有一个班,每个班级不超过40个位学生。“那时候教室里冬冷夏热,下雨时,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条件很艰苦。”说起这些时,柴文国的记忆就像倒带一样,一幕幕呈现在眼前。直至2010年,杏园小学改名为长河小学,学校的条件快速地得到改善,宽敞明亮的教学楼建了起来,校园环境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

  “我是一块砖,哪儿需要往哪儿搬。”这是柴文国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朴实的话语中透着踏实的工作态度。33年来,柴文国除了坚持奋战在教学一线上,在学校里,她还身兼数职,有老师请假了,她是代课老师,学校食堂做饭,她是“厨师”;学校给孩子们做午休用褥子,他是“裁缝”,教师办公室的花草养不好,她是“园丁”。事不论大小,不分你我,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她忙碌的身影。

  此外,柴文国还兼职学校的心理辅导员,经过她的开导教育,不少问题学生成了好学生,成为有用之才。她经常对年轻教师说,对待犯错误的学生不能操之过急,要耐心细心,“很多时候,孩子们就是缺少一个听众,有时候老师只需要耐心地倾听,就能让孩子敞开心扉。”

  回望过去的执教生涯,柴文国并不觉得自己有多崇高,“这是我的工作,更是我的责任,但求问心无愧就够了。”

  对于自己即将离开奉献了一辈子的三尺讲台,柴文国言语间满是牵挂与不舍,“说实话,当老师挺累的,年轻的时候一直盼着退休,现在快退休了,倒有点舍不得了。”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超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