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匡五与匡五县

2014-09-03 08:50:00来源:大众网作者:

  陵县自明初定名以来,延续数百年未更名。1943年,陵县更名为匡五县。更名一事,表达了陵县人民对抗日县长吴匡五的无限缅怀。

  吴匡五,1915年生于滨州阳信县温店乡后吴家村,幼年聪慧好学,家人寄希望于他,为之取名观志,其意为志向远大。7岁时入本村小学读书,后在乐陵高小毕业,考入惠民中学。其间,“九·一八”事变爆发,他积极投身爱国运动,罢课、游行、张贴标语,宣传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的主张。为表示以武力歼灭日军,收复国土的决心,于是改观志为贶武,为便于书写,贶武写作匡五。

  1938年10月,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来冀鲁边区开辟抗日根据地,在乐陵举办抗日军政学校,招收抗日青年。已在家做木匠的吴匡五奋然前往,入校学习。学习结业后,被分配到冀鲁边特委《烽火报》社编辑部工作。不久,调任庆云县抗日民主政府民训科长,经县委书记李萍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春,任津南专署民训科长。为开辟陵县抗日根据地,党组织派他到陵县组建抗日民主政府。同年7月9日,陵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他就任第一任县长。当时,陵县党组织刚刚恢复建立,力量还比较薄弱。他首先把新编十八团第五中队扩建为县大队,率此武装活动在陵县东部农村。面对日伪军的“治安强化”运动、频繁的“扫荡”和国民党地方顽固势力的摩擦,毫不畏惧,认真学习平原地区游击战的经验,率领县大队隐身敌后,宣传我党的抗日救国纲领,联系各界人士,广招人才,参加抗日活动。同时,还广泛地发动群众,组织农会,改造旧的乡、村政权,建立区、乡新政权。1939年底,县大队扩充到100多人枪,三、四、五区抗日民主政府相继成立。

  吴匡五认真学习毛主席的《论持久战》和游击战争有关理论著作,并坚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并不断总结战斗中的经验教训,丰富自己的战斗知识,在陵县这块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幕对敌斗争的好戏。他率领县、区武装坚持地方抗日武装斗争,在艰险的岁月里,经常是白天打仗,晚上还要数次转移,巧妙地与敌人周旋,常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为粉碎敌人的“囚笼”战术,领导全县人民进一步开展破路活动,将纵横公路挖成七回八折道沟,改变了平原地带没有依托的地形。县大队埋伏在道沟中,经常限敌于十面埋伏之中。为配合百团大战,他带领县大队在平原县城附近拆毁铁路一段,使敌人一辆军火列车脱轨,消灭押车日军数十人,缴获武器弹药一批。在抗日斗争最艰苦的阶段,陵县抗日根据地一度成为冀鲁边二地委的活动基地。

  他的威名与日俱增,敌人闻之胆战心惊。有的伪军讲,谁要不走运,出门碰上五块五(吴匡五)。敌人挖空心思地琢磨鬼计,妄图消灭他领导的县大队。1941年9月7日,他率县大队活动在临邑城北苏家庙子(今属临邑县),驻临邑县境内的日、伪军将苏家庙子包围。他指挥县大队冲出包围圈后,向临邑方向转移。在突围中,他不幸身负重伤,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瞌然长逝,年仅27岁。

  人生有涯,英灵不泯。陵县人民深深怀念自己的县长。鉴于人民的心情,为鼓舞人民斗志,表彰英烈,经上级批准,陵县遂于1943年更名为匡五县。又于1945年6月在三官道(今属临邑县林子镇)为烈士建墓立碑,以志永久纪念。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超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