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典型风采
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特巡警“教头”郑广远:铁汉柔情塑警魂
2014-05-23 14:42: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德州频道
黝黑的肤色,精干的身板,两鬓有些许花白,言语间带有浓重的鲁西北口音,这是“老兵”郑广远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
人物档案: 郑广远,男,汉族,1969年12月出生,1990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本科学历。1987年入伍,在部队因工作表现突出,曾连续四次荣立个人三等功。2011年,转业到山东德州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工作,现任开发区分局特巡警大队长。 在公安岗位上,他曾荣获2012年国保工作先进个人、2013年度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多次受到各级组织表彰奖励。 出身军人世家 老兵转业成“教头” 黝黑的肤色,精干的身板,两鬓有些许花白,言语间带有浓重的鲁西北口音,这是“老兵”郑广远给记者的第一印象。这位德州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特巡警的带头人曾入伍24年,像他参加过解放南京战役的父亲那样,是一名优秀的军人。在部队,他射击、驾驶、爆破技能样样精通,曾连续四次荣立个人三等功。 2011年,已是武警德州支队政委的郑广远转业至德州警队,在开发区公安分局特巡警大队长的岗位上,老郑从头开始,在新的征程上一步一个脚印。 特巡警大队工作点多、线长、面广,为提升大队人员体能素质,更好地处置突发情况,郑广远制定了完善的训练计划。 全年练兵至少200天,每天要训练近6小时。无论是炎炎烈日、还是烈烈寒风,站军姿、队列基础训练、防暴队形演练、轻装战术队形协作、盾牌术、擒拿格斗等科目照样举行。衣服湿透又吹干,胶鞋鞋底边缘全部浸透;大雨里电闪雷鸣,民警们冒雨拉练…… 队员们也有小怨言,但看到“总教头”皮肤晒得黝黑,与白衬衫形成了鲜明对比,任何抱怨都烟消云散了。“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老郑总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他将部队铁的纪律和优秀传统一并带到警队中,使成立不久的特巡警大队人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打造“尖刀”力量 严密巡逻布防 打击犯罪是公安民警的天职。“特殊情况下要有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决心和拉得出、用得上、战得胜的实力。”郑广远反复叮嘱队员们。按照优中选优的原则,他从退伍军人或有特长的人员中选拨人才组成专业应急处突队,将两百多人的特巡警大队锻造成了一支敢打必胜的“尖刀”力量。 巡逻工作是大队日常主要工作之一。昆明“3·01事件”发生后,按照部署,郑广远以“全面覆盖、突出重点、以快制动、有效控制”为原则,充分布置警力到主要街道和辖区重点区域,并亲自带领应急处突队深入德州高铁东站、澳德乐时代广场等人员密集区域开展日常武装巡逻。 如果说白天的武装巡逻用“累”字概括,那晚间的巡逻可以用“熬”字体现:“熬”中有苦,“熬”中更有感动。为最大限度的将警力摆上街面,充分提高街面见警率,开发区公安分局开展了“亮警灯工程”:每天晚上出动警力120余名,警车40余辆,分时段、分区域在整个辖区内重要路段进行“网格化”布防。重要区域每30分钟必须巡逻一次,随时接受群众报警求助。在夜间,队员们时常能遇到和他们一样穿着反光背心,带着装备巡逻的大队长老郑。 “无论以前你是谁,从你第一次穿上警服那一刻起,你就是一名人民公安卫士,惩治犯罪、热爱人民就是你的义务。”郑广远说。 硬汉“教头”爱兵如子 舍小家为大家 严是严,亲更亲。拥有二十余年的带兵经验的郑广远总是一副铮铮铁骨的“汉子气”:说话硬,心肠却软。 应急处突队一位民警血糖低,在武装执勤过程中一头摔倒在地。老郑立马将其背起来,二话不说紧急送往医院治疗。春节前队里一位外地民警的父母、姐姐、姐夫外出出行,不幸出了车祸。郑广远单独与民警谈心、安抚其情绪,并抽时间带着队员驱车赶到医院看望其父母。老郑宁愿苦了自己,也不愿让自己的兵受一点委屈。 民警程相国告诉记者,郑广远转业以来没有在家过一个春节。据老郑当兵的儿子说,父亲已经五个年头没在家里过年了,“往年我要不回家,都是我妈一人在家过年。”郑广远舍小家为大家,以实际行动感动了警队的每一个人。 截至目前,郑广远带领特巡警大队先后获得德州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先进集体、先进单位、优秀集体8次,荣立集体三等功一次。大队里两位民警同时也获得三等功一次。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超然)
|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