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涯西瓜打响品牌保卫战

2015-05-19 20:16:00来源:大众网作者:庄滨滨

市民采摘“吃不够”西瓜

□记者 庄滨滨

  “90年代的时候,我们村里几乎家家种瓜,德州周边甚至很多外地省份都知道黄河涯西瓜好吃,如今,种瓜的越来越少,瓜也没以前甜了。”19日,德州市黄河涯镇闫屯村村民闫志民站在自家的瓜田里,一边收拾瓜秧,一边告诉记者。

  作为曾经“跟着帝王天下跑”的德州三宝之一,黄河涯西瓜素以个大、皮薄、果肉甘美爽口闻名,堪称德州西瓜的代表。但随着时代变迁,黄河涯西瓜盛名不再,不仅种植面积减少,品牌优势也岌岌可危。

  如何让黄河涯西瓜重现昔日辉煌?一场重塑黄河涯西瓜品牌的战役悄然打响。

  外地西瓜“冒名” 种瓜村民减少

  5月19日上午,记者走访德州城区多家农贸市场和西瓜摊,发现市面上的西瓜品种多为京欣、黑美人等,价格约为一块五每斤。不过,几乎所有瓜贩都声称自己卖的西瓜是黄河涯西瓜。在东地路上的一家西瓜摊前,面对记者不停追问和质疑,摊贩才说自己的西瓜是从外地运来的。

  据介绍,城区瓜农售卖的西瓜大都是从果品市场批发而来。随后,记者来到商贸大道上的德运果品粮油批发市场走访,据了解,批发市场上的西瓜大都是从济阳、聊城等地运来,本地西瓜则大多来自平原等地。

  那么,黄河涯西瓜到底有没有上市?据德州市蔬菜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从5月份开始,黄河涯西瓜就开始陆续上市,“目前德州的西瓜品种大多是京欣,除了黄河涯西瓜,还有禹城、齐河、平原等地的西瓜也陆续成熟。由于黄河涯西瓜产量有限,所以市面上大多是外地瓜和德州部分县市的西瓜。”该负责人告诉记者。

  西瓜产量不高的背后是西瓜种植面积的减少,据了解,如今黄河涯种瓜的农户数量已不足20%,不过,以鑫昂、庆丰西瓜基地为代表的设施种植开始蔚然成风。

  提高西瓜品质 强化有机种植

  5月16日,黄河涯镇前李村的西瓜基地里热闹非凡,当天,德州市鑫昂集团“吃不够”示范基地第四届采摘节隆重开幕,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围观采摘。而这个鑫昂集团的“吃不够”西瓜还曾在去年夺得德州市首届瓜王大赛的桂冠。

  鑫昂的西瓜为什么这么好吃,为什么这么有名?据鑫昂集团董事长史庆法介绍,在种植技术上,基地都是一次铺足腐熟肥和有机肥构成的底肥,此后不加肥、不冲肥、不追肥。其次,传统种植方式是一个蔓长一个瓜,如今,鑫昂的西瓜是一个瓜秧两个蔓,一个长西瓜,一个吸收光照,极大地增加了瓜的品质含糖量,预计可以提高西瓜含糖量5%左右。

  鑫昂西瓜广受好评只是黄河涯镇重塑西瓜品牌的一个缩影。据介绍,黄河涯镇不断强化瓜农培训,力争把最新的科技成果融于生产之中,实现生产的标准化,提高西瓜品质。同时,为提高西瓜竞争力,黄河涯镇提出了建设有机品牌的德州西瓜目标,并结合有机西瓜的生产要求,制定了有机西瓜种植的操作规程,现已连续两年通过有机西瓜持续认证。

  据德州市蔬菜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黄河涯西瓜目前正在呈现着从陆地种植转向设施种植的趋势,而且实现了从重视面积到提升品质的转变,这将为重塑黄河涯西瓜品牌夯实基础。

  种植大户带动 重塑西瓜品牌

  “我们2012年就开创出了‘西瓜套种茄子’的模式,春天种下西瓜,等到西瓜四五斤的时候,开始套种茄子,极大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据史庆法介绍,随着鑫昂西瓜基地不断借力科技,创新种植模式,“吃不够”西瓜已经实现了从4月份到10月份均有西瓜上市的目标,同时“吃不够”西瓜正逐渐成为市场追逐的热门品牌。

  据了解,黄河涯镇还通过招商引资的模式,注册成立了庆丰西瓜种植合作社,并依托庆丰、鑫昂两个合作社,广泛联系全镇瓜农、农资经销商、西瓜经销商作为会员,对瓜农实行统一服务。

  以鑫昂为例,从育苗到种植,再到采收,“鑫昂”基地的种植模式不断吸引周边农民前来看新鲜。除了给乡亲们提供种苗,鑫昂技术人员指导大家种瓜,并通过示范性引导,把“西瓜套种茄子”的模式推广到4000亩左右的西瓜地里,将村民种植的亩产西瓜提高了1000多斤,茄子盛产优质产品的期限从一个星期延长到一个月……

  与此同时,在镇里发力重塑黄河涯西瓜品牌的同时,自去年起,市级层面开始联合园区和农户举办“瓜王大赛”,政府“上心”,黄河涯的西瓜种植户持续给力,不仅摘得了首届瓜王大赛的桂冠,而且蓄势待发,正虎视眈眈地“窥视”第二届瓜王大赛的冠军宝座。

  

  

  

初审编辑:马宝涛

责任编辑:黄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