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增产看齐河①丨插秧精确到厘米 齐河粮食生产从机械化“进化”到精准化

2022-05-23 21:47:30 来源:大众网 作者:翟岩

  编者按:2021年起,德州市委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重要指示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启动“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创建全国首个大面积“吨半粮”示范区。齐河县作为连续7年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的超级产量大县,坚持“书记抓粮”,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中走在前列,2022年夏粮生产丰收在望。

  为深入挖掘齐河县在粮食生产工作中的成功“奥秘”,大众网德州频道记者走进齐河县田间地头,跟随农技员、种粮大户、无人机飞防手等一线生产人员的脚步,进行“蹲点式”采访,推出《粮食增产看齐河》系列报道,用“解刨麻雀”的方式探究齐河县取得的先进经验,展现端牢“中国饭碗”的齐河担当。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赫洋 撒伟 翟岩 李勇超 通讯员 段慧 崔志华 李烨 齐河报道

  一提起粮食生产,或许人们脑海里首先想到的就是大批农业机械在田间作业的“大场面”。但在德州市齐河县采访时,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发现,这里的粮食生产机械化正在悄然“进化”。从精确到厘米的“四合一”插秧机,到“浇水不见水”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应用,再到大面积飞防作业的植保无人机,农业生产“精准化”成为了齐河农民常常挂在嘴边的新口头禅。

  面对秋汛精准施策 深翻+深松作业让每亩耕地增产30-50斤

  初夏时节,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来到位于齐河县焦庙镇周庄村的标准化农田,这里也是齐河县80万亩粮食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区的粮食高产核心区。远远望去,这里似乎与其他的农田没什么区别,但走近后却能发现,一畦畦的小麦整齐排列,甚至连每颗苗的高度也几乎一样,仿佛正在接受检阅的部队,这是怎么做到的?

  “这就是我们齐河县农业精准化作业的成果。”面对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的提问,齐河县农业农村局种植管理科科长、高级农艺师王义打开了话匣子。

  2021年,一场罕见的大范围秋汛影响到了包括齐河县在内的德州市大部地区。连日不断的阴雨天气,不仅严重影响了玉米收获,齐河县的小麦播种工作也比往年普遍晚了近半个月时间。俗话说小麦生产是“七分种,三分管”,怎么把丢失的时间再抢回来,确保2022年小麦丰产丰收,成为了必须解决的一道难题。

  “播种前必须对耕地进行深翻、深松!”经过大范围的田间调研和细致研判,齐河县农业农村部门给出了答案。王义告诉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对土地进行深翻、深松,能够有效缓解土壤板结,更新土地的耕作层,不仅能拓展小麦生长的根系空间,还可以增加土壤蓄水、保墒功能,有效提升土地的“地力”。

  “根据往年经验,每亩耕地完成深翻、深松作业的成本约在1万元左右。”王义介绍说,针对秋汛实际情况,齐河县财政列支了专项资金进行补贴,据测算,完成深耕、深松作业的耕地每亩能平均增产30-50斤。

  从播种到灌溉精准管理 “看得见”的功夫和“看不见”的功夫都要下

  在完成深耕、深松作业后,接下来就要开始至关重要的小麦播种工作了。“这时候,我们的‘新伙计’可出了大力了!这就带你去看看。”谈到播种工作时,王义给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先卖了个关子。

  在距离农田不远处的齐河县国家农业产业园综合服务中心院内,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见到了王义口中的“新伙计”,原来这是一种新型“四合一”播种机。“齐河县推行机械化播种已经多年,这机器有啥特别的?”记者不禁问到。齐河齐源绿季农业集团副书记陈卫红向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介绍说,小麦播种前后,镇压作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通过对土地实施镇压,能够让耕地变得上松下实,使得种子与土壤的接触更加密切,有利于种子生长,从而起到壮苗的作用。而这台播种机可以一次性完成从犁地、镇压、播种、再镇压这4项操作,在极大提升了播种效率的同时,每亩耕地平均能实现增产10%以上。而这种精准的播种控制,也正是齐河县小麦长势整齐的原因。

  过去,农民在播种时往往使用自行购买的机械进行作业,受制于机械水平的限制,往往播下去的种子深浅不一,最大的误差能有7厘米,王义向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介绍说。为了通过精准化播种提升小麦产量,齐河县通过县属国有企业齐河齐源绿季农业集团,购买更新农业机械装备后,租赁给农民使用,同时县政府对农民租金进行补贴的方式,在全县范围内推广这项新技术。“这样不仅见效快,农民负担小、接受度也高,从去年的效果来看非常好。”王义说。

  除了更新农机这种“看得见”的功夫外,齐河县还在“看不见”的地方下足了功夫,而这一切都是为了提升小麦产量这一个目的。王义向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介绍说,在焦庙镇的农田地下,其实还隐藏着一张看不见的“网”。“今年起,我们通过现有的水肥一体化项目,开始试点根系渗灌的灌溉方法,通过埋在地下的灌溉管网,浇地时可以精确渗透到小麦根系处,在节约灌溉用水的同时,也能够有效提升小麦产量。”

  托管式“田保姆”精准服务 让小农户“接轨”现代化

  四月底,五月初,齐河小麦处于抽穗扬花期,正是决定穗粒数、奠定穗粒重的重要时期,直接影响小麦的最终产量。

  连日来,在齐河县30万亩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吨半粮)示范区内,一架架植保无人机在专业人员熟练操控下,在成方连片的麦田里来回盘旋,进行小麦“一喷三防”作业。

  “当前,正值小麦生长关键期,也是小麦赤霉病、条锈病等病虫害易发期,为抢抓防治的最佳时机,齐河县拿出专项资金,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利用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植保无人机飞防队伍,对全县115万亩小麦种植区域开展统防统治。”齐河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袁光柱介绍,小麦“一喷三防”是指防病、防虫、防后期早衰,通过实施植保无人机专业化统防统治,可以实现一次施药达到防病虫害、防干热风、防倒伏,增加粒重的目的,以务实之举,为夺取夏粮丰产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此次小麦‘一喷三防’全覆盖参与的服务组织30家,动用无人机380架,全部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袁光柱说。

  在齐河县焦庙镇的一处大田里,一架多旋翼植保无人机盘旋往返田地两头,麦田里碧浪翻涌,“药雾”从天而降,“雨露”均沾。植保无人飞手拿着遥控器站在地头操控,看着远处的无人机按照预先设定的路线自动飞行,一切尽在掌握之中,仅仅不到10分钟,20多亩麦田喷药的活儿就干完了。

  “目前,植保无人机的飞防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不仅可以做到精量施肥,一分钟一亩地精准播撒30公斤药物,保证喷洒分布均匀,效果好,效率高,成本也比地面人工喷药作业低,还能保证安全。”山东齐力新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朝纲告诉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此次齐力新共承担了齐河县30万亩的小麦喷防作业任务,为提高喷防效率,公司安排了3支飞防队伍60架植保无人机同时启动喷防工作,日作业面积5万余亩,不到5天就完成了全部的喷防工作。

  “手不沾土苗就种下,脚不下地穗就割好,原来做梦不敢想的事,有了托管服务,当‘甩手掌柜’梦想成真。”专业高效的植保无人机喷防作业,让种地30余年的“老把式”李建国连声称赞,他之所以这么高兴,不光是因为他今年种植的小麦沾了齐河县惠农项目的光,还有与之相关的农业托管服务中节本增效,受益匪浅。

  “像齐力新这样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网络,为农民提供从播种到收获全程托管服务的社会化服务组织,齐河县一共有486个,年作业面积880万亩次,综合托管率达90%以上,实现全县农业生产提质增效。”齐河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董永介绍说,为了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近年来,齐河县针对种植企业、种粮大户、农民合作社、小农户等不同服务群体,发展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积极构建市场化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模式,为的就是给小农户提供高质量、低成本服务,不仅让“小农户”接轨“大农业”,解决了“谁来种地”的问题,还加快了当地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转变。

  从传统的“镐锄镰犁”到智能化的“金戈铁马”,如今在齐河,通过不断培育发展新型生产主体和多元服务主体,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内涵不断丰富,形成了合作共赢的开放型合作理念,只要有服务就会去做,带动?农户进?现代农业分?协作体系,实现?农户与现代农业的全面衔接,这也让齐河从传统农业大县逐渐向现代农业强县靠拢,为打造绿色优质高效农业“齐河样板”提供坚实基础。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贾春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