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振楠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李冉 李勇超 通讯员 张群威 德州报道
早春三月,草长莺飞,这是一年中植树播绿的最好时节。在今年,比植树节来得更快的是一封给德州市的“喜报”:德州市林业事业发展中心获得全国林草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这封“喜报”不仅是对德州市林业工作大写的肯定,更是对德州践行绿色发展的岁月见证。
多年坚持,昭示的是矢志不移的方向
从2020年初,疫情为城市按下的“暂停键”,可在德州,一棵棵华盖亭亭的林木却无声地诉说着:德州林业人造林绿化的脚步从未停歇。每逢春日,他们总不会忘记选择植树点、挥锹培土、围堰浇水……在时光的流淌中,树的年轮镌刻下德州人造林、护林的生动故事。
2021年3月,德州市委书记田卫东带头在大运河林场扛起铁锹,种下了一棵棵树苗,夯实树立了生态文明的意识。锚着目标,就不怕遥远。循着路子,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
政贵有恒,治须有常。
德州市自然资源局为推动全市国土绿化,实行高位推动的策略,让各县市区党政一把手亲自抓造林。并加强工作调度,实行日报告、周调度,每周形成一次林情统计,根据林情数据和各县(市、区)推进情况,撰写德州市林业建设工作简报。同时,造管并重,加强抚育管理,深入一线搞好技术指导。2022年完成造林7.1万多亩,超额完成了2万亩的目标任务。
目前,德州全市造林总面积16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0.76%,建设国家级湿地公园5处,国家级森林公园1处,国家级林木良种基地1处。所辖乐陵市入选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被评为中国金丝小枣之乡,齐河县入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国际花园城市、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示范县,夏津黄河故道国家森林公园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评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宁津县入选国家实木家具产业示范园区。
多年笃行,汇聚的是无数林业人的力量
植树造林,是“最普惠的民生工程”,惠及的是人,依靠的也是人。
“森林防火的相关举措落实得如何了?”“有没有发现病虫害?”“有没有人在附近野餐烧烤?”每逢节假日,都是刘相海最忙的时候,他是齐河县国有林场的护林员,他的脚步踏遍林子的每一个角落。
自2019年来,德州市自然资源局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建立了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居)四级林长制体系,形成责任明确、落实有力、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障有力的森林资源发展和保护工作机制。让德州市的每一处森林都有了责任人,每一位林长都有了自己的“责任田”。
“林长并不是简单的挂名,而是实实在在的责任。”德州市自然资源局林业发展中心主任冶秋丽告诉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林长制的建立,让林业发展有了更扎实的制度“靠山”。
为了完善工作机制,全面提升森林资源管护水平,德州市优化完善了四级林长体系和市级林长责任区域。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多次专题研究林长制工作,市级林长全年巡林16人次。圆满完成林长制绩效考核和林长制激励县市申报。并探索创新工作机制,建立“林长”+“检察长”工作平台,开展“田林长”和“民间林长”试点。将森林覆盖率、林木蓄积量、林地面积等重要指标纳入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对各县市区的考核评价,强化对森林资源的管护。林长制作为全市林业工作总抓手,在做好增量、管好存量、用好资源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促进了全市林业高质量发展。
多年奋斗,绘制的是美好未来的底色
德州,用青林绿草在绵延千年的京杭大运河河畔,绘就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画卷,用兼收并蓄的智慧,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途中构筑了一道坚实的绿色屏障……
近年来,德州市积极谋划重大林业生态项目。结合国土空间规划,顶层谋划全市林业生态布局,规划了运河森林、冀鲁边界森林等4片森林源地和黄河、马颊河等8条森林廊道“四源八廊”百万亩林业发展格局,并在此基础上谋划了一批重大林业生态建设项目。
“人人来德州,都可见到河流两岸树木葱郁,林网密布,鳞次栉比,生机盎然。居住在德州,推窗见绿、出门入园已习以为常,绿色生态俨然成为德州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德州市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洪利介绍道。
同时,德州已聘请第三方专业团队对德州绿化情况进行摸底调查,编制《德州市科学绿化总体规划(2022—2025)》,并编制国家科学绿化示范城市创建方案。通过技术团队对全市绿化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寻找现有绿化断档和短板,最大限度挖掘适宜造林空间,充分利用可造林地块,见缝插绿。
着眼规划的现在,定义着值得期许的未来。
今年入春以来,平原县率先抢抓植树的黄金季节,迅速行动,筹集苗木、挖坑植树、浇水涂白……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热火朝天。 这一片新绿绽放的沃土,正是德州市 “两河牵手绿化工程”的现场,是德州市全力创建平原地区科学绿化示范城市的真实行动。
目前,德州市围绕水网建林网,正在实施黄河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牵手工程,5条主要河流和2条干渠已实现连通。将沿河建设生态廊道2.13万亩,实现“以河为廊、连线成网”。并将通过森林提质、完善农田林网、提升历史文化村庄绿化美化等措施,满足地方群众盼树、惜树、爱树的愿望,发挥对社会造林的引领作用。
有主张,更有行动。杨洪利说,植树造林是一项伟大事业,要着眼于现在,望向更长远的未来。下一步,将持续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打造平原地区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样板,探索形成平原地区国土绿化新模式。让绿水青山颜值更高、金山银山成色更足。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振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