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记者走进乐陵市黄夹镇梁锥希森新村村民梁立民的牛棚,一头头黑牛长得十分结实,毛光皮滑,每头牛都在1000斤上下,到了最佳屠宰期,但是销路不畅成了困扰梁立民的大难题。与梁立民一样,村里其他的养牛户也遭遇了各种各样的“坎儿”。
养牛户发微博求销路
在采访中,梁立民告诉记者,黑牛肉属于高档肉类,营养价值高,脂肪中含有的饱和脂肪酸很低。 “我一共养了200多头黑牛,这些牛都通过了严格的检验检疫程序,平时它们吃的都是纯天然的青草,牛肉的品质绝对有保证。 ”梁立民说。
尽管黑牛肉品质不错,市场前景也看好,但当下销路却不怎么样。原本与梁立民签订收购协议的大连雪龙集团由于自身经营问题,已无力收购这些黑牛,可如果降价销售,梁立民又面临着难以收回成本的局面。为了打开销路,梁立民一家想了各种办法,他正在山西上大学的儿子梁飞帆在微博、微信等网络渠道发布了卖牛信息,希望找到买家。 “效果不是很好,到现在为止黑牛还是没有卖出去。 ”梁飞帆无奈地说。
梁锥希森新村位于黄夹镇驻地北2公里,曾经是远近闻名的养牛村,村里近百户村民几乎家家养牛,依靠养牛业,村民们鼓了腰包。但是这几年,养牛业市场波动不断加大,散户养牛承担的风险不断增加,养牛户慢慢变少。
养牛远不如打工
与梁立民的家一路之隔,就是梁锥希森新村村委会。村党支部书记张洪侠对记者说,以前村里养牛的不少,由于牛肉口感好,营养价值高,不少公司主动来村里收牛,村民们也因此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但是这几年,村里养牛的人越来越少了。
张洪侠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肉牛市场价大概在每斤15元左右,扣除玉米秸秆、青草等饲料成本,辛辛苦苦喂一年,卖一头牛只能挣1000多元钱,还不如一个月打工挣的多。
村民梁志强前些年养了十几头牛,但是从去年开始,梁志强已经转行做起了加工生意。“孩子们都不愿意养牛,他们在外面打工,一个月就能赚几千块,比养牛划算多了,何况养牛还要承担风险。 ”梁志强说。与其他养殖相比,养牛的投入大,回报期长,中间环节层层分走利润,对村民来说养牛已经越来越不划算。
产业化经营是出路
与村民们的单兵作战形成鲜明对比,在该村希森三和集团鲁西牛业有限公司,记者看到的是一个非常完整和周密的循环产业链:公司组织农户利用当地丰富的玉米秸秆资源养殖鲁西黄牛,公司收购农户的架子牛进行育肥,育肥后屠宰分割,牛肉销售到市场。牛粪和屠宰的废水用来生产沼气,沼气用来发电,沼气渣用来养蘑菇,蘑菇的培养基用来养蚯蚓,蚯蚓用来制作中药和保健品,蚯蚓粪用来制造饲料和活性复合肥,肥料返回到田间又培养出环保的蔬菜和农作物,再用农作物秸秆来养牛。
希森三和集团办公室主任苑爱国介绍说,鲁西牛业属精细分块屠宰,每公斤牛肉平均售价能卖到65元,仅肉牛屠宰净肉这一项就已经把收购肉牛的成本给捞了回来,而牛皮、牛下水、牛骨、牛血等都是超值部分。除去成本,一头牛从饲养到屠宰分割完毕能给企业带来3000元的利润。
由于公司将养殖繁育、屠宰加工等功能纳入产业链条,因此省去了活牛的销售环节,凭借多年来与国内多家连锁超市、连锁酒店建立的合作关系,鲁西黄牛肉供不应求。 “现在已经有15户村民到我们这里养牛,我们把牛棚承包给他们,为他们提供统一供料、统一防疫、统一销售等服务,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他们的养殖风险。 ”苑爱国告诉记者。
专家提醒养殖户,养牛周期长、风险大,建议走集团化养殖路线,与当地大型屠宰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尽量不要单兵作战。大型养殖企业可以深入 “农超对接”,建立订单式养殖模式,把自己饲养的牛直接从养牛场配送到专卖店。其次,企业应对育肥肉牛深加工,建设统一屠宰、检疫车间,提高肉牛养殖附加值,树立品牌意识,用品质开拓市场,提高规避市场风险能力。
记者手记:
产业链延伸出高效益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感触最深的莫过于养牛散户的惆怅和希森三和集团的良性运营。在养牛业遭遇短暂冰期的今天,主动对接大企业是摆在村民面前的最好出路。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不仅可以有效利用当地养牛户的丰富经验,还可以辐射更多的养牛企业和养牛大户,实现优势互补。
进一步拉伸产业链条,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向上游和下游产业要效益。这是养牛企业未来发展的正确选择。探索在拓展上下游产业链上求发展,这既是肉牛市场倒逼的结果,也是企业不懈开拓的真实写照。
□本报记者董建新本报通讯员刘敏
(初审编辑:张洁 责任编辑: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