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械护士(左一)注意力高度集中,随时递上手术器械。
10月14日7:15,德州市人民医院宣传科副科长郭吉显早早等在门诊大楼,带记者去了新病房楼5楼的重症医学科,因为病房是全封闭的,有严格的探护规定。
“我们科成立于2001年2月,是我市首家综合ICU,共有60多名医护人员,病床22张,主要收治各种危急重症病人,实行24小时不间断监测陪护。 ”重症医学科(ICU)主任杜明简单介绍了情况。
8:00,杜明主持举行每天的交接班例会,重症病房值班时间分别为8:00至18:30,18:30至次日8:00,黑白班交替,十分辛苦。整整工作了一夜,医护人员难掩疲倦,但大家精神状态很好,17名医护人员站得笔直,声音洪亮地依次汇报每位患者的基本病情、治疗方案、恢复情况及发现的新问题和注意事项。
交班分集中交班与床旁交班,例会持续了1个多小时。 “一个护士一个值班要做完400多个操作,每个人像上紧发条的钟表一样连轴转,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 ”护士长刘红林介绍说。
9:30,主治医师庞国忠带领新当班的医护人员开始查房:“这是1号床的病人,脑干出血,入院后一直昏迷,病情十分凶险,已做气管切开手术,经治疗后下肢恢复反应,目前正处在脑水肿高发期,要密切关注,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庞国忠边检查患者病情边介绍情况,“ICU每张病床都配备吊塔、呼吸机、监护仪、亚低温治疗仪、微量注射泵、血气分析仪等先进医疗设备,总价值上百万元,能够迅速处置病情,为挽救生命赢得宝贵时间。 ”
“这是2号床的病人,脑基底节出血,出血量少但部位深,所以我们采取保守治疗,治疗8天后,神智已经清醒,正准备拔管改为面罩吸氧。 ”庞国忠对每位患者的病情了如指掌,他检查得十分仔细,翻翻眼皮、拉拉手、喊喊病人名字,认真仔细地查体、审阅治疗方案。“许多病人进入ICU时,处于昏迷状态,没有自主呼吸,这就需要我们用更大的爱心和耐心给他们最好的治疗,不放过任何挽救的机会。 ”
11:00,查房结束,大家按照各自分工马上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中午所有值班人员都不允许回家,谁忙完了就到办公室吃一点食堂送来的盒饭。 ”庞国忠说。
14:00,记者到麻醉手术科进行体验式采访,按规定手术室是严禁外人入内的,我们由护士长纪霞带领进行了严格的穿衣消毒后进入手术间。大手术室共有14个房间,平均一天做60多台手术,“今天安排的大手术比平常多,有几台从8点开始做到现在还没完,医生护士一直站在手术台旁,水都不能喝一口。 ”纪霞介绍。
一台手术一般由5至8名医护人员组成,包括主刀医生、1至2名助手、1名麻醉医师、1名器械护士、1名巡回护士。“3号手术室正在进行病人两侧髋关节置换大手术,主刀的是骨科主任李国顺,这台手术十分复杂,准备的器械摆满了操作台,所有人员不能有一丁点儿的疏忽和懈怠。 ”纪霞让记者远远地站在手术台一侧,小声介绍说。
手术室工作性质特殊,遇到复杂的情况,一台手术可能要做十几甚至二十多个小时,对医生的体力、意志力是个巨大的考验,“你现在看到的是9号手术室关节镜下骨折复位手术,主刀的是崔凤国医师,他们这个手术台已经做完了3例手术,还有两例没做,下班时间最早也要到晚上9点后。 ”纪霞说,虽然工作异常劳累、辛苦,他们却毫无怨言,因为他们知道一台手术可能会牵扯到一个甚至几个家庭的幸福。
17:00,记者在大手术室值班室见到了刚从手术台结束工作的于涛医师,他和助手们正一人抱着一盒盒饭吃午餐,他手术救治的患者是一名多发性骨折病人,手术持续了近8个小时。
19:00,记者拖着疲惫的身躯,结束了一天的采访,思想上受到了强烈震撼:由于种种原因,社会上对医生存在诸多误解,但真正接触、了解他们后,相信许多人会改变看法,因为他们是用坚守和付出,守护着我们的健康和生命。
记者手记
用付出守护生命
在手术室的两天,记者最大的感受就是累:一台手术从早8点开始一直到17点,这期间医护人员不能休息、不能吃饭、不能有哪怕一秒钟的精神放松,他们用坚守和奉献守护着百姓健康。
工作强度大、精神压力大、没有正常节假日、不能按时下班按点吃饭、顾不上家庭,许多人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甚至还要承受来自社会的误解和抱怨……当前医患关系紧张,固然有种种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许多人对医护人员的工作了解不深不透,只要真正走近他们、了解他们,就会发现他们那颗赤诚之心,衷心地向守护我们生命安全和健康的白衣天使致敬!
(初审编辑:马宝涛 责任编辑: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