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4-2778800

通讯员qq群:144738782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德州日报

朱集:枣乡名镇枣愈红

2014-11-06 11:03:00 作者: 来源:德州日报
乐陵市朱集镇位于山东、河北两省和乐陵、庆云、盐山三县交界,北靠漳卫新河。辖39个社区6个行政村,总面积90平方公里,镇域人口6.5万人,其中镇驻地人口1.27万人。
      http://epaper.dezhoudaily.com/dzrb-hz/resfile/2014-11-06/02/128290_b.jpg

      枣林鸟瞰

     

      http://epaper.dezhoudaily.com/dzrb-hz/resfile/2014-11-06/02/128291_b.jpg 

      冀鲁边区革命纪念馆

     

      http://epaper.dezhoudaily.com/dzrb-hz/resfile/2014-11-06/02/128292_b.jpg 

      枣农丰收场景

     

         乐陵市朱集镇位于山东、河北两省和乐陵、庆云、盐山三县交界,北靠漳卫新河。辖39个社区6个行政村,总面积90平方公里,镇域人口6.5万人,其中镇驻地人口1.27万人。

      朱集镇是乐陵金丝小枣原产地和主产区,拥有枣树540万株,被命名为“全国红枣出口基地”“中国金丝小枣之乡”“山东省旅游强乡镇”“山东省环境优美乡 镇”“山东省生态文明乡镇”“山东省历史文化名镇”“品牌山东最具竞争力旅游强乡镇”等,2004年被列入全国重点镇、省级中心镇、德州市级示范镇、山东 省“一圈一带”历史文化旅游名镇。

      与乐陵同时被人们提起的往往是金丝小枣,而提到金丝小枣,就不得不提朱集镇。作为乐陵金丝小枣的原产地和主产区,朱集镇拥有乐陵规模最大、树龄最长的一片枣林,这片枣林不仅成为朱集镇的靓丽名片,更是朱集人的宝贵财富。

      枣树不仅以春叶、夏花、秋果、冬雪的四季景观展示它的风采,更以“叶不争春、根不争地、花不争艳、冠不争天”和坚忍刚毅、生生不息的精神激励着这片土地 上的人们。朱集镇将枣林视为稀有的生态资源倍加呵护,并通过一系列投资建设和政策引领,将它变成一座造福百姓、福佑民生的富矿。

      规划先行,铺就富民之路

      沿开元东路出乐陵城区向东大约3公里,一大片枣林远远地撞入视野。从崔家村丁字路口北拐,便进入包含朱集镇在内的乐陵50万亩枣林核心区。一条平整的公路自南向北延伸,公路两侧,除了枣树还是枣树。

      “按照总体规划,我们要建成东部金丝小枣农业观光区、西部高效生态农业种植区和南部生态休闲旅游区,真正形成了林中有村、村中有景、村景交融、相得益彰的和谐景观。”随行的朱集镇党委书记周成良告诉我们,脚下的这条路叫和谐大道,是贯通朱集镇南北的交通主干道。

      以主干路网建设为撬动点,把农村公路完善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这是朱集镇一贯坚持的富民之举。 2012年,该镇维修了枣乡迎宾大道、大庆路,新建5公 里高标准生态旅游外环路,以朱集路、大庆路为十字架构成南临315省道、东靠205国道、西依济乐高速的主干交通路网。今年,该镇又在镇驻地启动建设以和 谐大道和幸福大街为框架的镇域主干路网,以点带面推进示范镇建设。

      “在完善道路建设的同时,我们还进一步加大配套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该镇镇长温海东说,目前,他们已建成5000平方米的省级中心敬老 院,高标准中小学教学楼5栋,扩建中心卫生院2000多平方米,维修升级了村级活动场所并新建了体育娱乐等配套设施,积极推进乡村文明行动,加强环境卫生 管理,不断改善村容村貌、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周成良介绍,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中心目标,他们实施了生态乡镇发展战略,以“强枣、扩粮、壮畜、兴菜”为发展思路,大力推进小枣农业产业化经 营,发展生态观光农业。目前,该镇主导产业收入占农村经济收入的75%以上,稳固形成了万亩红枣标准化生产基地、千亩现代农业基地、花卉苗木基地和大棚蔬 菜基地,形成了枣、粮、菜、花、木、药主导的发展格局。

      产业延伸,做大做强“枣经济”

      朱集镇是驰名中外的乐陵金丝小枣主产区,小枣栽培历史已有3000多年。目前,该镇从事小枣产业的农户达2万多户,占到全镇总户数的98%以上,形成了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体系,“枣经济”也当仁不让地成为朱集镇的主导产业、特色产业。

      “为鼓励农民种植枣树,镇上制定了‘地随树走,谁种谁有,50年不变’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温海东介绍,目前,全镇7.5万亩耕地全部实现高标准农枣间作,枣树总株数达540万株,品种更是集全国之大成,达596个。

      朱集镇林家村林俊峰告诉记者,他家种了4亩耕地,自从实行高标准农枣间作,年收入由原来单纯种粮的3500元增加到6万元,增长了16倍。

      如何让小枣卖得更好、更有市场竞争力?朱集镇党政一班人认识到:推行标准化管理、生产绿色食品是市场突围的必由之路。

      于是,镇政府制定了小枣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等管理措施,并与各村签订了绿色食品生产协议书,指导枣农进行规范化生产。 2005年,朱集小枣通过国家 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拥有了绿色食品标志,为直接打入国内大中型超市和国际市场开辟了绿色通道。同时,镇上积极引导林地向种植大户流转,发展标准化规模 种植基地,通过统一管理,进一步提升红枣的品质和产量。

      周成良认为,加工是实现小枣增值、变特色优势为经济优势的有效手段。为此,他们积极探索,千方百计提升红枣产业效益。镇政府主动对接百枣纲目、德润等大 企业,强化服务职能,引导建立农企合作模式,建设红枣加工企业生产基地,并多形式发展壮大小枣加工企业。目前该镇有盛宏园品、赛福佳枣业、枣口福食品、天 宝制品等十几家小枣加工龙头企业,并“以大带小”发展小枣初加工业户500多家,年加工能力6000万公斤,产值4.8亿元。

      良好的投资环境,不仅培育了庞大的红枣产业,还引来众多投资商。该镇建成诚通民营经济创业园、服装加工产业园等载体,引进没有污染的工业项目,进一步优化了镇域经济结构。

      旅游带动,从卖枣到卖景

      “早就听说这里建了一个革命纪念馆,这不趁着周末带孩子过来了解一下我们这一带抗战的历史。 ”10月19日,在冀鲁边区革命纪念馆,来自河北盐山县的刘志强一家三口在导游的引领下兴致勃勃地走进纪念馆参观。

      如今,到朱集镇枣林游览的游客一年比一年多。 “枣林风光四季不同,仅今年国庆长假期间,我们就接待游客3.2万人次。 ”温海东说。

      “朱集镇定位于以生态观光、休闲养生、文化体验为主体的特色旅游度假区、乐陵市‘西进南展东优’发展战略东优政策落实地、德州市文化旅游名镇。 ”周成 良说,他们依托良好的区位交通优势和完善的旅游产业基础,凭借驰名中外的金丝小枣金字招牌和秀美的枣林风光,充分挖掘深厚的枣乡历史文化底蕴,大力发展旅 游观光农业,实现了从单纯“卖小枣”向“卖风景”转变。

      发展旅游产业绝非一句空话,除了拥有吸引力强的特色资源,还要舍得往里面“砸钱”。该镇负责旅游的常务副镇长左超介绍,几年来,市镇两级先后投资1.6 亿元建设了千年枣林游客接待中心,开辟建设了观光塔、枣乡碑、李先念题词碑、结义园、百枣园等10多处景点,并建立健全了游客接待、导游服务、市场运作等 管理制度。同时引资3000多万元建设了乐福洲水上乐园,投资360万元拓宽了枣乡迎宾路,使景区环境进一步改善。“枣林观光塔处于50万亩枣林游览区的 中心位置,登上观光塔,万亩枣林一览无余,令人心旷神怡。 ”左超说。

      为彻底激活发展的内生动力,从去年开始,该镇借势乐陵“东优”机遇,与乐陵市旅游局联手,大手笔进行景区改造,促进旅游提档升级。扩建了游客接待中心, 修建一处5000平方米的停车场和高规格接待区,提高景区承载力;升级科普基地百枣园,架设800米空中栈桥,营造挺立枝头的意境;修建红色文化主题公 园,投资6000万元建成冀鲁边区革命纪念馆、常大娘故居等,丰富红色文化内涵;完善了八里庄村“中国画枣第一村”、枣林书画院等民俗文化节点,释放民俗 文化的经济效益。目前,朱集镇千年枣林景区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冀鲁边区革命纪念园被确定为省级国防教育基地。

      旅游观光农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了朱集镇金丝小枣的知名度,同时也带动了小枣购销、深加工以及饮食、服务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促进了全镇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今年前10个月,该镇旅游接待人数超过2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2300万元。

      在传承中做好开发文章

      朱集镇是乐陵市重点打造的生态旅游区,500多万株枣树是该镇最大的资源。乐陵和朱集两级政府都清醒地认识到,守护好这片枣林是政府的历史责任,发展经济决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

      一边是传承和保护,一边是开发和建设,朱集党政一班人在生态建设和民生改善上可谓绞尽脑汁。他们将小枣和旅游作为拉动镇域经济的“火车头”,在不破坏一棵枣树的前提下,走出了一条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轨的新路子。

      掠夺性开发、破坏性建设,一度成为资源型城镇发展的灾难之源。朱集镇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始终保持“谨慎”态度,设置生态保护的“高压线”,几年来,枣树数量不减反增,枣农收入大幅提高,小枣产业渐成体系,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旅游的破题,让朱集古老的枣林焕发了生机,也让该镇厚重的历史文化有了传承载体。他们今后要做的,就是守护好这片林子,并通过完善配套设施、合理有序开发,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同步提高。□本报记者 冯光华 本报通讯员 李玉胜 王志

    (初审编辑:马宝涛   责任编辑:德州张冉)


友荐云推荐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3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