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振河(右)查看栅花苗木长势。
□文/图 本报记者 于斌 本报通讯员 玉磊 淑冉
5月25日清晨,在武城县武城镇肖邢王庄村村东鱼塘旁边的小房子里,年已6旬的村民高明臣和老伴儿早早起床喂鱼:“鱼塘是振河前年带着乡亲们挖的,如今村里富了,连俺这老骨头也有了收入了。”老两口儿现在负责看管鱼塘,每月工资2000元。
高明臣口中说的“振河”就是该村党支部书记高振河。他任职以来,为群众打机井修村路、引项目办工厂,将昔日的落后村变成如今的致富典型村、集体收入增收示范村。
接过烂摊子,说了算、定了干
2000年,年仅27岁的高振河当选为肖邢王庄村党支部书记,当时这个村是全县有名的穷村。
起初,村里人对他这个“毛头小子”并没报什么希望。面对质疑,高振河下定决心:“一定要干出个样子来!”
要干好,必须树立威信。上任之初,高振河从最难的账目问题入手,通过“减提留顶陈账”的办法还上了拖欠群众多年的旧账,村民都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2002年,村里遭遇旱灾。怎么办?高振河急得2天没合眼。最后他决定:打井!
决心有,钱从哪来?村里刚刚步入正轨,集体没有一分钱。高振河狠心拿出了自己种棉花的2000元钱。高振河的老父亲看到儿子的决心,便把家里的牛卖了:“你是党员,是村里的干部,关键时刻咱家必须冲在前头。”
村党支部副书记高凤英也拿出了儿子结婚用的5000元钱,高振河又动员全村人集资,凑齐了施工费用。“儿子结婚可以暂缓,村里的事情不能耽误。”高凤英说。
说了算,定了干。钱凑齐了,施工队进村打井。当清澈的井水流出来的时候,村民们欢呼雀跃。
“选你当村干部,就是要你能打硬仗,否则要你来干什么?”高振河说。
狠抓增收,引项目、拓富路
村里没钱,服务群众的能力就差,怎么增收?
2007年,高振河以个人名义贷款5000元,带领村里有致富意愿的群众到安丘市学习芦笋种植技术。但由于群众流转土地的意识不强、认可度不高等原因搁浅了。随后,高振河又辗转于浙江和寿光,考察花卉和现代农业种植,但都不适合村里发展。
这时村里有人打退堂鼓。高振河却说:“我们考察这么多地方就是为了找到适合村里发展的项目。”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考察泰安鱼塘项目时,高振河有了灵感:村里土质优越,又靠近河流,开发鱼塘说不定能行。
开发鱼塘需占地近40亩,一些村民极力反对。高振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做通了村民的工作。“当时占用俺家地最多,家里都不同意,振河上门给俺算了一笔经济账。如今看来这鱼塘还真挖对了。”村民高海池说。
在鱼塘公开招标中,天马顶集团带着资金和规划书顺利拿到鱼塘的经营权。“除了养殖锦鲤,公司还计划依托鱼塘开发集观赏、农家院、采摘于一体的旅游项目。”天马顶集团负责人杨士斌对记者说。
在鱼塘北面的樱花苗木种植基地里,工人正在整理土地和修剪枝叶。“这些都是为发展旅游业做准备,同时也解决了村里20个人的就业。”高振河说。
另外,2013年高振河与省派第一书记联合引进啤酒生产项目,并承包给村民郭彦峰,每年承包费4万元。“去年除了承包费用外,俺还赚了6万呢。”郭彦峰说。
为民致富“铺路”,不让一个村民掉队
“我一直想在村里做企业,可是村里交通太不方便,老高不光为村里铺了一条路,也为我铺了一条致富路啊。”华建筑路设备加工厂厂长邢清勇感受颇深。
加工厂门前原来是一条又窄又颠簸的土道,雨天一身泥,春秋漫天沙。村里要想富,没有路可不行。2012年,高振河想办法托关系,在银行贷款修村路。
路修好了,邢清勇建起加工厂。去年实现利税近百万元,还在县城开了分厂。
另外,高振河还利用村距离县城较近的优势,帮助村民到县城开门市、搞批发。如今,全村拥有固定资产超千万的加工企业2家、加工户6户,在县城做生意的村民有50多户。
“致富路上不能让一个人掉队。”2014年,高振河利用县里精准扶贫政策,将扶贫资金入股樱花苗木大棚,让贫困户变股东,参与樱花苗木的种植与经营。“每个大棚按照入股贫困户数量进行股权分配,2年之内就能见效益。”截至目前,已经有20多户贫困户同意参与项目。
如今的肖邢王庄村道路整洁、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明年我还计划修建一处文化广场,丰富村民业余生活,腰包鼓了,精神文明建设也不能落下啊。”高振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