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4-2778800

通讯员qq群:144738782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心得体会

杨文文“三同”感想

2014-11-21 15:27: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
三天“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村民生活很快结束,触动很大,也确实在老村民和新村民身上都学到了很多东西。

      三天“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村民生活很快结束,触动很大,也确实在老村民和新村民身上都学到了很多东西。 

      首先要从我的房东阿姨焦玉珍说起,通过三天的相处,跟老人家一起吃饭、聊天,谈她的生活、她的儿子、她对待生活的态度还有听她讲过去的生活和现在的知足。无时无刻都能在她身上看到她的乐观与知足常乐。72岁的老人,平时独自一人生活,儿子们都在外打工,生活不算贫困却也确实很寂寞,但是她面对这样的生活却从无抱怨,养花养草、小猫小狗的陪伴都让她的生活丰富起来。老太太这样的生活尚可这么乐观、积极,我们又何尝不应该满足呢。 

      再就是记者业务方面,都说“基层是新闻的富矿”,现在“三在”“三同”的活动让我们有机会走出办公室,走进了这座大富矿,那么怎么真正在这座矿山中挖掘出有价值的矿金成了我们记者最需要做的事情。我觉得走进基层并不难,难就难在在基层中我们能发现什么。这就需要我们真正的通过“双脚跑基层”,带着感情去采访,让自己全身心的融入到基层,真正成为村民的家人,细心耐心的与他们交谈、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沉下心来把握每一个细节,才能发掘出真正有价值、百姓真正关心的事情以及他们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也只有通过这样的采访我们才能讲出群众爱听的话,写出群众记得住的事,也让我们的作品更加增添了些许泥土气息,更有感染力和吸引力。 

      媒体人的工作,节奏快、碎片化。作为一名年轻的记者,不避讳的说,很多时候我们都只是在生产内容,缺少深度消化的过程,每天接触大量的新闻报道、各种短文章,“浅新闻”的泛滥有时让我自己都感觉惶恐,而这次“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三天村民生活,让我真正沉下心来思考,通过采访我了解到了什么?杨西川村现在真正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做的好的地方甚至可做推广经验的又有哪些?边采访边给自己列了几个题目,如今像焦玉珍这样的留守老人她们的真实生活状况怎样?他们有什么样的期盼?她们未来的养老问题会怎么解决?随着当地民营企业的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可以有机会选择就地就近就业,这样会不会对留守老人的问题有所缓解?又是不是可以加快城镇化发展的脚步?等等很多在农村有共性的问题,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思考去深入挖掘的问题。虽然很多地方可能采访不够深入,但这个过程的确是一个提升自己的机会。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洁)


友荐云推荐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3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