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特警杨希龙:坚持到底的无悔选择
特警先锋—杨希龙,1983年2月生人,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四大队民警。他是对兄弟关怀备至的“龙哥”,也是二十分钟领证结婚的“忙人”老公,还是孩子出生一小时之前才赶到医院的“新手”父亲。工作8年,他没有休过一次公休,在他心里,始终刻着这样几个字:无悔特警人生。
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
“龙哥平时总是笑着,是一个天真幽默的大哥。但只要他拿起手中的对讲机,立刻变成一个严肃老练的指挥官。”一名特警队员告诉记者。在处置案件时,杨希龙调兵遣将沉着冷静,有条不紊。 去年6月的一天晚上9点左右,刚完成训练任务的杨希龙突然接到命令:带领6名特警队员协助治安支队对一赌场涉毒人员执行抓捕任务。 到达犯罪嫌疑人租赁的农家院后,杨希龙带领6名特警队员翻越越3米高的围墙,迅速展开了行动:一名队员用铁锤在3秒钟内迅速凿开门栓,另一名特警队员一脚踹开屋门冲入屋内,其他人员迅速跟进。当特警队员们出现在贩毒人员面前时,屋里顿时炸了锅,有的跳窗户、有的掀桌子,乱成一团。整个抓捕行动只用了5分钟,收缴了多把管制刀具,无一伤亡。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德州特警执行任务的次数并不多,平日的主要工作就是训练,几乎70%以上的时间都在集训。只有平日训练有素,关键时刻才能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杨希龙说。
魔鬼训练,养兵千日
据了解,德州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于2009年批准设立。2012年12月,首批43名大学生特警队员报名到。2013年3月,德州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从部队特招了23名队员。随着这些有狙击、搏击、排爆、谈判等特殊专业队员的充实,德州特巡警的实战能力迅速提升。 记者看到特警队员穿着黑色训练服在训练场练习搏击技能,他们告诉记者:“在华北警务合作区公安特警跨区域拉动演练当天,人工草坪温度在50摄氏度左右,特警队员们穿着黑胶鞋,在草坪上几秒钟不动就会被烫伤。在做搏击动作时,经常会有队员受伤,我们不怕地硬,就怕地不平,骨折淤青是很多特警队员的家常便饭。” 对于射击训练,杨希龙有自己独特的一套方法,起名“1234567,7654321”。分别1分钟、2分钟……7分钟、6分钟……这样循环端枪训练。“在他们端枪时,我站在枪口前,让他们瞄准我的右眼,我动他们也动,来判断他们是否瞄准。”杨希龙边说边比划着端枪的动作。 “我们就是德州公安一把剪刀、拳头,有了我们这只队伍,百姓才能放心。”杨希龙说:“我们的存在就是维护社会安定的力量,流多少汗、多少血都在所不惜。”
给妻子的“欠条”越来越多
为了这次采访,记者特意将杨希龙的妻子王昆请到了单位,也让半个月未见面的两个人坐在一起说说话。王昆看看身边的丈夫告诉记者:“我们上次这么长时间坐在一起还是2011年拍婚纱照的时候,好几年了。他经常半夜接到任务离开……”妻子话还没说完就哭出了声,“我没后悔过,他在我心里是最完美的男人,是很爷们的男人。” 看着妻子,杨希龙低下了头:“说实话,我要不是娶了个好媳妇,我这工作肯定没法做了。”他还记得那是2011年10月19日,当时还是杨希龙女朋友的王昆这么跟他说:“忙吗?有没有20分钟的时间?咱俩领个证,完了事你就忙你的去。” 杨希龙总跟妻子说,等不忙了,请假带她去旅游,三年过去了,不但旅游没实现,“欠条”越攒越多。 上班8年以来,杨希龙没有休过一次公休假。他把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给了工作。在杨希龙的心里,总是刻着这样的话:慎重选择,坚持到底。很多人问他后不后悔,他说:“我对家人有愧疚,警察这个岗位是我自己选择的,既然认准了,就一定要做好。”
近日,记者走进山东德州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一起探寻这名被战友称为“龙哥”的特警大队长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