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手用力、身体要保持平衡……”7月28日,宁津县杂技艺术学校校长石向东正在指导学员练习杂技基本功。利用暑假,该校新招收了一批杂技爱好者。“目的不是要把每个孩子都培养成专业的杂技人员,而是想通过举办这种培训班提高人们对杂技的认识,弘扬传统杂技文化。” 石向东说。
宁津杂技质朴粗犷、刚柔相济,凸显 “惊、险、奇、美、新”五大艺术特色,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把传统文化传承好,该县投资建设了文化艺术中心,内设杂技馆、蟋蟀馆、《大刀记》馆、文学艺术创作馆等多个馆所,并免费向群众开放。同时,不断加强对杂技、斗蟋、剪纸、哈哈腔、弹鼓舞等优秀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挖掘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29项。活跃于文学艺术创作、书法绘画、剪纸工艺、戏曲编演等文化领域的高端人才达上千人。
今年以来,宁津县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成乡镇(街道)标准综合文化站12个,村级文化大院297个,每个村级文化大院都有两支以上业余文艺队伍。建成农家书屋77家,并为农家书屋订阅了43万元的图书。组织开展百县篮球宁津预选赛、“共筑中国梦 好书伴我行”读书朗诵比赛、广场舞大赛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成立了两支演出队伍到各乡镇巡回展演。放映公益电影5454场,实现了“一村一月一场”电影的目标,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黄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