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们每天晚上都来这跳广场舞,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活跃心情,可好了。 ”前来北海公园跳广场舞的张大妈高兴地说。
近年来,我县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市关于抓好落实“文化惠民、服务群众”实事落实的统一部署,我县加强督导落实,各项工作开展扎实有效,取得了丰硕成果。
图书馆、文化馆免费开放
我县图书馆、文化馆自2013年开馆以来,坚持全年无休免费开放。目前,图书馆设有成人阅览室、老龄阅览室、少儿阅览室、地方文献室、电子阅览室等各类阅览室6个,阅览坐席240个,馆域分工明确,布局合理,现代化设施齐全,总藏书量10万余册,包括纸质文献、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等。文化馆举办了书法、绘画艺术展等艺术展览,成立了老年大学培训班,开展钢琴、古筝、二胡、吉他、声乐、舞蹈等各类少儿艺术培训,为广大群众提供了汲取艺术养分的平台和土壤。
农村文化大院晋档升级
去年以来,我县通过购买书籍、电脑、电视等多媒体器材、乐器及演出服,添置健身设备等途径,对40处文化大院进行了晋档升级。在对文化大院进行优化升级的同时,我县也非常注重对农家书屋工程的建设完善。共对106个农家书屋进行图书更新。县文广新局联合各乡镇对已建成书屋的管理运行进行督导,督促农村社区图书管理员根据群众需求适当调整开放时间,满足群众的不同需求。及时更新补充图书资源,让广大群众看上新书好书,农家书屋的建立完善进一步解决了农民群众 “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问题。把满载智慧和财富的图书资源送到了群众家门口。
免费开展广场舞培训
为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文化活动,我县开展“广场舞指导培训”,提升基层广场舞指导员专业素养。今年以来,县文广新局和老年体协联合举办了4次健身腰鼓和广场舞培训活动,已有来自全县各个乡镇和城区辅导站点的160余名文艺爱好者参加了培训。培训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高了文艺骨干技能和服务水平,希望带动更多的人走出家门习练广场舞和健身腰鼓,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文化活动,推动我县全民健身运动进一步发展,掀起全县上下齐舞动的热潮。
保护优秀文化遗产
我县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不可移动文物共有18处,经过进一步了解,最终推荐了1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大丁庙汉墓群”和“于家店无棣古城遗址”已被审核通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唐枣树的传说、海岛金山寺的传说、吴钟八极拳、崔口烧鸡制作工艺等四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秧歌、旱船等14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跃在全县各乡、村的民间优秀文化团队达十余支,民间艺人近200。每年元宵节期间,我县都举办民间文艺展演活动。全县各乡镇(街道)和城区自发组织的共十余支队伍表演锣鼓、舞狮、秧歌等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参演人员近二百人。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