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现在愈来愈流行,每年的三伏天期间都会有很多人涌入医院贴敷。其实很多女性身体问题可以通过“冬病夏治”这个方法来治疗,下面就向大家做详细介绍。
改善痛经
“冬病夏治”疗法是我国传统中医疗法中的特色疗法,根据“天人合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使用温阳散寒的药物,贴敷于特定的穴位上,预防和治疗冬天或受寒后容易发作的顽固性疾病。“冬病夏治”穴位贴敷可以改善痛经,尤其对青少年女性的寒性痛经有良好的效果。
痛经多由于机体感受寒邪,继而血瘀寒凝于子宫。此类型痛经常有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热敷后痛减,月经可见推后、量少、经色暗而有血块,畏寒怕冷。每次发作时痛苦不堪。
“冬病夏治”穴位敷贴疗法可以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通过药物和穴位的双重作用,解除痛经患者体内寒凝之气,从而较好地调理女性痛经问题。
调理产后身痛
女性在生完小孩以后容易怕风,有的甚至只要吹风或者天气变凉后就出现全身关节的疼痛,令人坐卧难安,苦不堪言。其实这在医学上叫做产后身痛,俗称“产后风”。
产后身痛是妇女在生产孩子时期,因筋骨腠理大开,身体虚弱,内外空虚,风寒邪气侵入,导致全身关节、手、脚、腰、肩膀、脚底等处出现酸疼、麻木、怕冷、发凉、沉、累等感觉。往往在劳累后、遇阴雨寒冷天气加重,严重的病人甚至夏天需穿棉衣。
三伏天“冬病夏治”穴位敷贴疗法可以较好地调理产后身痛。“三伏天”是全年大自然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根据《内经》“春夏养阳”的防病思想,在夏季三伏天,通过将药物贴敷到人体一定穴位,一则药物可经皮肤、血管吸收,通过血液循环发挥药效;二则通过穴位刺激可调整经络之气,到达相应受损的脏腑,起到补足脏腑精气的作用。三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激发患者自身阳气,使患者的阳气充实,抵抗力增强,从而减轻或控制产后身痛的发生。
驱散乳腺病
女性素体属阴,本属多阴多血之躯,而现代生活中饮食生冷瓜果、冷饮、冰淇淋,加之着装上偏于暴露、空调的普及等诸多因素的不良影响,女性之血易因寒则凝,因瘀则滞,形成有形之块,在乳则表现为为乳腺增生或乳腺癌。
中医辨证乳腺增生、乳腺癌多属于本虚标实,以脾肾阳虚为本,肝郁气滞、痰瘀为标,目前市场上的中成药多以治标为主,所以口服后能消除疼痛,停药后则易于复发,且长期服用耗伤气血。宋代名医窦汉卿曰:“血无阳安能散?”就是说要化解瘀凝之血,要用补益阳气之法。临床效果也证明“妇人阳常不足”的观点是正确的。乳腺增生、乳腺癌应当补肾温阳,鼓舞阳气,以阳化阴,才能达到理想治疗效果。
中医理论认为,季节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人的健康,而补益阳气的最佳时机非“三伏天”莫属。在三伏天利用夏季气温高、自然界阳气充沛,皮肤腠理疏松的有利时机,通过穴位贴敷疗法,增强人体阳气,调整人体阴阳平衡,使寒凝的乳腺肿块得以消散,且有利于改变肾阳虚的体质,增强免疫力,从根本上减少乳腺增生、乳腺癌的复发。临床实践中,发现此疗法不但化块作用显着,并对癌前性增生有较好的疗效。尤其适合乳房疼痛无规律,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肾虚型乳腺增生患者及康复期乳腺癌患者。
推荐阅读
-
1日下午,记者从德州市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获悉,近日,德州市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联合公安等部门,端掉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2家“黑诊所”,并没收了所有药品和医疗器具。 [详细]
-
1日下午,记者从德州市减河景区管理办公室获悉,减河湿地公园将建成德州首个公共自行车系统,设立10个站点,共有100余辆自行车“加盟”,为市民的游玩提供方便。
[详细]
-
记者从德州市食药监局获悉,为规范全市校外学生“小饭桌”经营秩序,保障学生校外饮食安全,依照《山东省学生小饭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日前,德州将全市530家“小饭桌”登记备案情况予以公示。 [详细]
-
近日,有市民向大众网记者反映,位于东方红东路自西向东方向与天玉街的交汇路口处,一块广告牌设置在了路标指示牌的旁边,两块牌子高度几乎持平,路标指示牌被遮挡的严严实实,影响了交通秩序。 [详细]
-
人员,对省工商局日前随机摇号抽取的1221家企业、6390户个体工商户、38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63家投资担保类企业进行公示信息抽查。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