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妇幼保健院开启“中医日间病房”诊疗模式

2021-06-29 15:01:31 来源:大众网 作者:李红

  为发挥中医治疗优势,更好地满足参保人员的医疗需求,减轻群众就医负担,2021年7月1日起,德州市妇幼保健院将开启“中医日间病房”。

  什么是“中医日间病房”?

  “中医日间病房”是指符合住院条件且不需非治疗期间在院的、以针灸治疗为主的患者,在当日治疗结束后,经医疗机构允许后可回家的一种治疗模式。开设“中医日间病房”后,凡是参保居民(居民医保、职工医保)就诊,无须在医院过夜,同样可享受住院医保待遇,医疗费用按一次普通住院结算。其中床位费、护理费按现行标准的30%收取。“中医日间病房”的实施在方便群众就医的同时,降低了群众就医负担,提高了医院优质资源的利用效率。

  “中医日间病房”病种

  “中医日间病房”将以下24个适于日间病房治疗的中医病种纳入医保支付:

  一、头面躯体经络病症

  (一)头痛: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丛集性头痛等疾病。

  (二)项痹:神经根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混合型颈椎病、颈型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颈背肌筋膜炎等疾病。

  (三)腰痛:腰椎退行性病变、腰椎间盘膨/突出症、腰管狭窄症,坐骨神经痛、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腰肌劳损、急性腰扭伤、腰背肌筋膜炎等。

  (四)骨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病、髌骨软化症、膝关节滑膜炎、半月板损伤、膝关节扭伤、创伤性关节炎、髌下脂肪垫损伤、风湿性关节炎、痛风、股骨头坏死、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炎等疾病。

  (五)颤病:特发性震颤、帕金森病/综合征等疾病。

  (六)肩痹:肩周炎等疾病。

  (七)肘劳:肱骨内、外上髁炎。

  (八)伤筋:腕关节、踝关节、膝关节、肩关节、肘关节、髋关节等关节疼痛及关节韧带软组织损伤(限急性损伤)。

  (九)面风、面瘫、面痛:面肌痉挛、面神经炎、三叉神经痛。

  (十)痿病:脊髓前角损伤、格林-巴利综合征、脊髓炎、侧索硬化症、以及周围神经损伤引起肢体瘫痪等运动神经疾患。

  二、内科病症

  (一)咳嗽:慢性支气管炎。

  (二)哮病/喘病:支气管哮喘、变应性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等疾病。

  (三)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综合征、贫血、体位性低血压、耳石症等疾病。

  (四)中风: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血栓形成、脑外伤后遗症等脑血管疾病。

  (五)胃脘痛: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疾病。

  (六)不寐、郁病、脏躁:失眠症、广泛性焦虑障碍、抑郁状态、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

  (七)便秘:习惯性便秘、胃肠神经官能症、老年性排便无力等疾病。

  三、皮肤病症

  (一)瘾疹、湿疮:荨麻疹、湿疹。

  (二)蛇串疮:带状疱疹。

  (三)白疕:银屑病、副银屑病。

  四、妇科病

  (一)月经病、带下病、产后病:子宫腺疾病、盆腔炎、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等疾病。

  五、五官疾病

  (一)复视、暴盲、上睑下垂:动眼神经麻痹、视神经炎、视神经乳头炎、癔病性黑蒙、皮质盲、睑肌麻痹等疾病。

  (二)白涩病:干眼症。

  (三)青盲:视神经萎缩。

  中医科特色疗法

  一、 针刺类:内热针、拨松针、针刀、毫刃针、毫火针、针刺、董氏奇穴针刺法、刺血针疗法、揿针等。

  主要用于治疗颈椎病、落枕、腱鞘炎、肩周炎、急性腰扭伤、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膝骨关节炎、跟骨刺、顽固性便秘、结肠炎、甲状腺结节、过敏性鼻炎、失眠、面瘫、荨麻疹、湿疹、带状疱疹等。

  二、 推拿整脊疗法:

  (一)推拿:包括小儿推拿、乳腺推拿。

  主要用于治疗小儿肌性斜颈、足内外翻,乳腺炎、乳少、积乳、乳石症、回乳、排残奶等。

  (二)整脊:主要用于治疗青少年及成年人的脊柱侧弯、长短腿、骨盆旋移等。

  三、艾灸类:包括雷火灸、督灸、铺灸、脐灸、古法艾灸、三伏灸、三九灸、艾盒灸、麦粒灸等。

  主要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感冒、扁桃体炎、发烧、咳嗽、哮喘、肺炎、腹泻、肠炎、厌食、消化不良、便秘、呕吐、痛经、月经不调、乳少、遗尿、增强免疫力、预防保健等。

  四、罐类:包括火罐、玉罐、哈慈罐、电动砭石走罐器、火龙罐、温灸罐等。

  火龙罐:主要用于面部美容、提升、祛痘、祛斑等。

  玉罐、扶阳罐、玻璃罐:主要用于颈肩综合征、腰肌劳损、颈椎病、减肥等。

  哈慈罐:主要用于感冒、扁桃体炎、咽炎、鼻炎等。

  五、贴敷疗法:包括三伏贴、三九贴、穴位贴敷、中药塌渍贴敷等。

  三伏贴、三九贴:主要用于调理呼吸道、消化道、骨关节类疾病。

  穴位贴敷:主要用于宫寒、痛经、孕吐,小儿消化呼吸常见病、鼻炎、腺样体肥大、肠系膜淋巴结炎等。

  中药塌渍贴敷:主要用于膝关节炎、妇科疾病等。

  六、中医体质调理:痤疮、黄褐斑、脸色暗沉、发黄、皮肤干燥易过敏起皮、肥胖症、亚健康体质、结节体质、阳虚体质等。

  采取面部铜砭刮痧、面部火龙罐、中药面膜、脐灸、调理针、刺血、温罐疗法等相结合的方式。(通讯员 李红)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黄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