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庄滨滨
责任编辑:白雪
冀鲁边区是全国著名的抗日根据地,是抗战初期形成的山东6大战略区之一。她东临渤海,西接津浦铁路,南濒黄河,北到独流减河。主要包括当时隶属于山东的乐陵、陵县、德平、阳信、商河、无棣、惠民、滨县、沾化、临邑、济阳等县以及当时隶属于河北的盐山、东光、南皮、吴桥、新海(今黄骅)、宁津、庆云、沧县(东部)等24个县(市区),面积约3万平方公里,当时人口约600万,乐陵为中心区域。
在建党初期,这里就有了党的组织和革命活动,1925年组建的农民自卫军是津南建立的第一支革命武装。
华北民众抗日救国军是山东最早的抗日武装,黄夹起义是山东最早的抗日武装起义,乐陵县民主政府是山东第一个民主抗日县政府,流坡坞阻击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山东抗战第一枪,乐陵籍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所部打响了抗战第一枪。1938年9月,开国上将肖华率八路军115师一部进抵乐陵,并以乐陵为核心将抗日烽火在齐鲁燕赵之地迅速燃起,涌现出了以冀鲁英烈张汉卿、抗日县长牟宜之、锄奸英雄刘焕卿、革命妈妈常大娘等为代表的众多革命英模。
抗战期间,冀鲁边区军民对日伪作战近千次,歼灭日伪军数万人,转移出部队15000人开辟鲁西、鲁南根据地,对开创华北敌后抗战新局面和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建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有90多名县团级干部、10多万战士和民众牺牲,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烈史诗。在国家民政部公布的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中,有共产党员143名,其中8名牺牲在冀鲁边区,2名在冀鲁边生活战斗过。
解放战争期间,边区输送了17万人参军、出动了82万人次支前,成为整个华东战场的后方基地。减租减息、土改等工作在这里探索实践、率先实行,成为党由革命到执政若干政策实施的“实验田”。此外,还抽调了数千名优秀干部随军南下,为祖国的建设大业奉献了青春和生命。
为牢记历史,缅怀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激发边区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革命斗志,乐陵市在上级的大力支持下,以开放、融合的积极态度,结合原乐陵挺进公园、乐陵革命纪念馆搬迁项目建设了冀鲁边区革命纪念园。
纪念园位于国家4A级景区——乐陵市千年枣林。这里枣林环抱,绿水围绕,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现为“山东省国防教育基地”。自2014年9月16日开馆以来,仅各县(市区)主动来接受革命教育的人员就达3.8万人次。
工程一期占地186亩,主要有5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休闲广场(入口牌坊、主题雕塑);第二部分冀鲁边革命烈士纪念馆;第三部分烈士碑林;第四部分纪念广场(英雄纪念碑、烈士墙);第五部分常大娘展馆(体验式地道)。
一、休闲广场主题雕塑。由昂首并肩的工人、农民、军人三个人物形象组成,寓意我们的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引领着中国前进的方向;我们的国家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革命的胜利离不开武装斗争,我们的军队来自人民,依靠人民,并为人民利益而斗争。
雕塑下方有四面浮雕,是发生在冀鲁边区的四个历史故事。南侧雕刻的是肖华挺进冀鲁边的故事。东侧是黄夹起义的故事。北侧是万人挽留牟宜之的故事。西侧是乐陵籍抗日名将宋哲元所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29军打响全国抗日战争第一枪的故事。
二、冀鲁边区革命纪念馆。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馆名由原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将军亲笔题写。建筑的红色既是遍布冀鲁边区的枣林所结的红枣的颜色,又是先烈流淌的鲜血的象征。白色既是边区人民爱党爱军、无私奉献精神的象征,又是革命先烈对党的事业、人民的幸福忠诚不二、至死不渝的精神象征。灰色寓意庄重肃穆,表达了后人对革命先烈的怀念敬仰之情。
整个展馆分为序厅和五个相对独立的单元,以图版、文字、实物及绘画、模型、场景、展柜、多媒体等形式,突出重大事件、重大活动和著名人物,全面反映边区军民在党的领导下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序厅中央雕塑前半部分展示的是冀鲁边区英雄儿女在党的领导下奋勇杀敌、全力支前的场景。第一单元主要展示边区所辖区域在中国共产党创立、“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时期的历史;第二单元重点展示边区抗日斗争历史;第三单元重点展示边区所辖区域解放战争史;第四单元重点展示边区革命英模及其典型事迹;第五单元主要展示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历程和成果。
三、烈士碑林。共有革命烈士1003名。据统计,仅乐陵就有烈士2717名,列入碑林的只有三分之一。而整个冀鲁边区,在抗战期间,牺牲的军民有10万多人,其中,县团级以上干部90多人。革命先辈这种“英勇无畏、敢为人先,团结一心、大爱为国”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四、人民英雄纪念碑、烈士墙。碑高9.30米,代表着9月30日烈士纪念日,碑前刻有“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个金色大字。两侧建设的是烈士墙,烈士墙长24米,代表着冀鲁边区范围涉及河北、山东共24个县,高3.7米,代表着冀鲁边区革命根据地形成于1937年。墙面刻有冀鲁边区24个县市区的30215名烈士名单,寓意让每一位烈士都继续关注他们曾经抛头颅、洒热血的这片沃土,关注冀鲁边区各项事业的发展。烈士英名永世长存!
五、常大娘之家展馆。革命妈妈刘香蕙,在抗战期间,带领全家察敌情、养伤员、送情报为抗日游击队做饭、缝衣,给伤员喂水、喂饭,还在自家地下挖了地道,先后掩护军政干部60多名,同志们亲切地喊她常大娘。
目前,纪念园一期工程已基本峻工。接下来,将实施二、三期工程,力争用3年时间建设成为5个国家级教育基地,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基地、党史党性教育基地、廉政建设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在山东省内达到“南有沂蒙山,北有冀鲁边”的教育布局。
初审编辑:庄滨滨
责任编辑:白雪
根据《2019年德州市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和《2019年德州市面向本土优秀人才招录基层公务员公告》[详细]
5月25日下午,风景秀美的颜真卿公园内彩旗招展、人头攒动,“健康陵城”德州市陵城区首届环颜真卿公园全民健步走活动正在开展,200余名选手身着标有“一二三四奔健康”的白色T恤跃步向前。[详细]
5月26日,2019年全国拔河新星系列赛(德州站)在德州市体育中心体育馆举行。本次比赛共有来自德州市及江苏、河北等地的16支队伍、近200名运动员参加混合组600公斤级的比赛。 [详细]
大众网记者从德州市公共汽车公司获悉,为进一步方便高峰时段市民乘公交出行,结合线路客流需求及运营情况,德州市公交公司自5月27日起,对公交109路增加运营车辆,缩短运营间隔时间。 [详细]
5月27日,由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共青团山东省委、大众报业集团、山东广播电视台主办,山东广播电视台融媒体资讯中心承办的“齐鲁最美青年”发布活动在济南举行。此次全省共评选出10名“齐鲁最美青年”,德州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会长、德州博旺五金工具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续川入选。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