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4-2778800

通讯员qq群:144738782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德州新闻

德州城区户籍实现三区统管 迁户口一站就完

2013-11-05 16:42: 作者:石少军 来源:大众网
      

       大众网德州11月5日讯(记者 石少军)记者从德州市公安局户政管理处获悉,10月底,德州城区户籍工作已开始实行三区统一管理办法,市民办理户口迁移等业务可以享受一站式服务。据悉,明年该措施将推向全市各县市区。

      

      11月4日上午,德城区市民马先生来到经济技术开发区宋官屯派出所办理户口迁移。为了方便孩子在开发区上学,他在中建华府小区购买了一套商品房,在办理户口迁移业务时他发现了一个明显变化,以前需要两个派出所来回折返好几趟,这回一趟就全办利索了。

      

      据德州市公安局户政管理处处长范静介绍,目前德州市德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运河经济开发区使用独立的人口信息系统,市民办理户籍业务收到区域限制。今年以来,德州市公安局户政管理处不断探索户籍制度改革方案,在统筹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的前提下,提出了“户籍三区统管”改革方案。“三区统管”以加快城镇化建设,实现三个区户籍自由迁移的目标,现如今,户籍办理程序大幅简化,原来落户需要到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开户籍证明,现在只需要携带户口本和房产证明到迁入地派出所,当天就可以完成办理。

      

      据德州市公安局户政管理处处长范静透露,“三区统管”已开始施行,德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运河经济开发区的居民办理户口迁移等业务已实现一站式服务。德州户籍改革依旧快马加鞭,到明年,户籍统一管理措施将推向全市各县市区,届时将有更多百姓受益。

      

      相关新闻:

      

       德州户籍工作位全省前列 三区统管有望实现

        大众网德州10月31日讯(记者 石少军 通讯员 刘传祥 闫然)借“社区六进”之东风,2013年前三季度,德州市户籍工作成绩显著。在全省率先实行身份证异地办理;信息漏登率位居全省第三名;4月份,德州成为全省第一个成功完成指纹信息采集的地市。前三季度群众满意度均在99%以上。目前,德州户籍改革正在筹划中,三区统管有望实现。

      

      30年“黑户”终于挺直腰杆了 

      10月28日下午,记者来到了禹城市花园社区的赵桂兰老人家中。“真的感谢你们,我妈盼着落户口盼了足足30年了。”老人的大儿子祝书奇握着民警的手激动地说。

      今年9月份,民警在禹城市花园社区走访中了解到,住在该社区7号楼的72岁赵桂兰老人,因为历史原因30年来一直没有户口,老人患有脑血栓后遗症,行动不便,医保不能上,老年人津贴也无法享受,老人一直感到低人一等。社区民警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与所领导和局户政部门联系沟通,按照户口补录程序,积极查找老人当年的户籍信息,并全面走访调查。最终,齐全的补录材料通过了审批。

      28日下午,禹城市莒镇乡44岁居民张少华将感谢信送到了民警手中,感谢民警帮儿子上了户口。9月份,张少华到禹城市公安局莒镇派出所户籍室办理户口迁移手续时,被告知需要孩子的出生医学证明,但孩子早产,生在了家中,没有办理出生医学证明。因无法补办,张少华一筹莫展。情急之下,张少华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拨打了德州市公安局户政处的电话寻求帮助。

      据德州市公安局户政管理处处长范静介绍,户政处积极协调禹城市公安局户政科,对张某及其家庭情况进行了了解。张少华的妻子和孩子的户口在潍坊,因户口不在一处给其家庭造成很多不便,甚至造成家庭矛盾。孩子已经17周岁,再补办出生医学证明确实存在诸多困难。在了解事情原委后,禹城市公安局户政科立即向德州市局户政处进行了汇报。户政处了解了他的家庭情况后,急群众所急,从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出发,对张少华的申请特事特办,张少华很快拿到的户口迁移手续,解决了张某的燃眉之急。

      近日,一封来自吉林的感谢信由山东省公安厅转到了宁津县公安局。来信人是76岁的老中共党员刘海林,老人对宁津户政部门为其老伴吴秀英补录户口、办理居民身份证的一系列举动感动不已。事情还得从一封求助信说起。

      2011年2月24日,刘海林老人的后老伴吴某原籍是宁津县刘营武乡人,8年前嫁到他家。由于种种原因老伴在原籍一直没有户口,唯一的身份证也丢了。老两口都已80多岁了,以修鞋为生,经济上并不宽裕。因为没有户口,老伴养老保险、医疗保险都没法享受,生活十分艰难,无奈之中老人报着试试看的想法就给宁津县公安局局长写了一封求助信。

      宁津县局局长责成户政科抓紧调查,如确实情况属实,一定要帮助老人妥善办理。由于老人信中反映的情况不够清楚,户政科科长姚顺英又多次给千里之外的老人拨打电话详细了解了情况。根据老人提供的信息,派出所民警开展认真细致的调查工作。由于吴某与前夫寨西村的张某一直在长春居住,前夫去世后与家里没有联系,时过境迁,知情的群众已经很少。民警经过多方了解,得知确有吴某其人。于是派出所民警逐年查找原始的户口档案,终于从1991年的户籍档案中找出老人的原始资料,为老人补录了户口,将身份证办理完毕邮寄到老人手中。

      

      做实户政便民利民服务五项举措 

      2013年,德州市公安局户政管理处通过五项举措做实户政便民利民服务。

      延伸户籍服务触角。为进一步优化办理流程,户政处将12项户籍业务下放到社区警务室,其中5项业务由社区民警当场办理,7项业务由社区民警受理代办,由“群众多跑腿”变为“民警多跑道”,使社区警务室变成“老百姓家门口的户籍室”,使社区民警成为老百姓的“贴心人”和“服务员”。

      开展多渠道互动交流。户政处与市局宣传处、民生在线服务中心等部门联合开展了以“社区六进在您身边”为主题的德州电视台系列访谈、大众网系列访谈。活动期间,在媒体发布信息20余篇,发布微博信息35条,被转发评论80余次,解答网友提问26条。

      健全“网上走访”新机制。依托社区警务室和公安民生服务在线,通过德州户政微博、12345热线、户政QQ、网上警务室等网络媒体,借助互联网平台向辖区群众发布相关信息,提供业务咨询,办理相关户籍业务,积极打造便民、利民、惠民服务的新平台。截至目前,关注“德州户政”官方微博的“粉丝”数量已达21516人,在全市30多个实名认证的公安政务微博中名列第四。

      做好群众求助服务。对群众的上门咨询,应做到热情接待,耐心答复。对残疾人、孤寡老人、烈军属等有特殊困难的群众要求代办居民身份证、户口等事项的,社区民警应当提供上门服务。对群众通过警民联系箱或电话联系要求提供帮助或办理有关事项的,社区民警应记录在册,妥善予以处理,及时答复群众。

      开通“绿色通道”。户籍窗口节假日均可进行正常受理、预约、咨询业务服务,专门为老、弱、病、残的群众办证提供预约上门服务。针对高考学生急办二代证、户口迁移等情况,户政处下发专门通知,开通周末假期集中办理、加急办理、优先办理“绿色通道”。节假日共预约、受理各项户籍业务2800余项,采集居民身份证信息620余条,上门为孤寡老人及老弱病残人员办理身份证300余件,为需办证的持外地户口人员采集人像信息220余个,当场为群众办理临时身份证170余个,送证上门260余次,为急需乘火车、住旅馆而忘带居民身份证的人员开具临时证明220余个,为新生儿取名提供查询服务280余次,共接受广大群众各类咨询3400余次。

      

      信息漏登率位居全省第三名 

      户政管理处集中开展流动人口出租房屋清理整治专项活动。实行流动人口、出租房屋清理整治专项行动月通报,严格落实流动人口涉案人员管控责任倒查制度。截止本季度,全市共清理流动人口80余万人次,清理出租房屋25万余户,新登记备案出租房屋8000余户,签订治安责任书7503份,通过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登记管理,发现违法犯罪线索582条,破获刑事案件85起,查破治安案件28起,抓获网上逃犯83人。

      实行重点人员管控月通报制度。每月定期通报重点人员管控情况,加大对重点人员的动态管控、重点监管工作力度,并逐一进行危险等级评估,落实三级管控措施。同时,认真开展重点区域、重点人员清理摸排工作,对来自新疆、西藏、青海等重点省份和重点少数民族的流动人口进行了重点摸排,掌握底数,熟悉情况,确保不发生问题。我市流动人口中,来自新疆的50人,西藏1人,四川1807人,云南266人,贵州131人,青海97人,河南1463人,黑龙江1437人,吉林530人,宁夏25人,辽宁326人。

      目前全市流动人口社会用户注册数已达到4700个。截止目前,我市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录入系统156388人;其中流动人口公安内网信息采集录入系统57890人,互联网信息采集录入系统98498人,信息漏报率位居全省第三名。实现信息采集录入率达到100%的目标。截止9月底,全市出租房屋信息采集录入数据为20699户,信息漏登率位居全省第三名;全市已制作居住证21612个,位居全省第五名。

      

      全省第一个成功完成指纹信息采集 

      户政处以办理居住证为前提条件,面向德州户籍流动人口实行本市异地办理身份证业务,在全省率先实行身份证异地办理,全力打造全市公安机关户政系统“美丽窗口”。研发科学的操作系统,在原有人口信息系统基础上,研发了“异地身份证受理”、“异地受理身份证审核签发”和“异地受理身份证查询”等操作系统,为开展异地身份证申请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3月份,针对我市大部分户籍室微机配置较低的现状,户政处为全市统一招标采购了216台高性能指纹采集专用微机。4月初,省厅给我市基层派出所配发的158套指纹采集设备和身份证核验设备全部分发到位,提高了户籍民警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4月23日,我市成功上传了指纹信息,在省级人口库成功合成制证数据,成为除试点单位泰安外,全省第一个成功完成指纹信息采集的地市。截止目前,全市共采集指纹信息126857条。

      

      群众满意度均在99%以上 户籍三区统管有望实现 

      2013年前三季度,户政管理处以开展“改进作风年、基层基础年、群众工作年、情报信息年、管理创新年、业务规范年”活动为主线,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升级改造人口信息系统、延伸社区警务户政服务触角,全面推动户政管理工作取得新进展。

      德州市公安局户政管理处结合社区六进、身份证指纹信息登记工作,组织广大社区民警对辖区实有人口信息进行全面、准确的采集和录入,按照“以房管人”的工作模式,通过滚动式的走访调查、地毯式的清理登记等途径,做到对实际在辖区居住生活的各类人口、出租户的底数及其基本情况始终保持清楚,确保信息实时、鲜活,为实有人口管理奠定坚实基础。目前,已录入人户分离信息11674人,寄住人员2697人,未落常住户口382人,流动人员信息159704人,出租房屋信息16253人,承租人信息2015人。

      做强户籍业务群众满意度调查回访。户政处每月定期对全市149个派出所办理的户籍业务情况随机抽取样本进行满意度调查回访,固定专人负责对电话回访情况全部登记造册,对存在的问题,逐条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找出症结所在,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前三季度共调查回访群众3000余人,群众满意度均在99%以上。

      据德州市公安局户政管理处处长范静透露,德州户籍改革正在筹划中,三区统管方案已经递交上级部门审批,届时德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运河技术开发区的居民办理户口迁移等业务有望实现一站式服务。

      

      

      

    (初审编辑:张洁   责任编辑:黄新)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3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