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4-2778800

通讯员qq群:144738782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德州新闻

德州市大步迈向畜牧业强市

2014-01-02 14:19: 作者: 来源:德州日报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本报自今日起开设 “提质增效抓转调 再造发展新优势”栏目,选树“三年倍增”两年超前完成典型,总结十大产业集聚发展经验,推广大企业转调创先进方式方法等,推进产业结构进一步转型升级,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再掀经济发展热潮,确保我市经济稳中求进、进中求好、好中求快。

      编者按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本报自今日起开设 “提质增效抓转调 再造发展新优势”栏目,选树“三年倍增”两年超前完成典型,总结十大产业集聚发展经验,推广大企业转调创先进方式方法等,推进产业结构进一步转型升级,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再掀经济发展热潮,确保我市经济稳中求进、进中求好、好中求快。

      2013年12月20日,在宁津县银河经济开发区和膳生态养殖基地,新鲜的鸡蛋顺着传送带不断从几百米外的现代化养鸡场送出,经工人分拣、消毒、喷码后装箱。据企业董事长周秋生介绍,因绿色有机的缘故,产品在京、津、济等大城市深受欢迎,一枚就卖到1.1元。在这里,传统养鸡场的脏乱差现象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进口环境温控和集蛋装置等先进设备,保健养殖、清洁生产等先进技术,以及优美环境和清新空气。正是依托过硬的技术和管理,该基地获中国证监会批准,成为全国第一批大连商品交易所鸡蛋期货交割厂库。

      与和膳生态养殖基地崛起相似的,还有禹城市东君乳业。在企业建设的维多利亚奶牛牧场看到,投资1亿元从澳大利亚引进的3000头优质奶牛,正在悠闲、健康地成长,远远望去,真正体会到了“牛海”的感觉。牧场经理陈风国介绍,到2015年奶牛饲养量将达到1万头。

      在本地企业不断做大做强的同时,引进企业的扩张也在提速。当下虽正值隆冬季节,但在夏津县六和百万生猪养殖基地建设现场,却是一派热火朝天景象。该基地投资30亿元,是当前国内最大的聚落式生猪繁育基地,分为祖代父母代种猪区、仔猪繁育区和1000个代养场三部分。在已经建成的保育繁育猪舍,公司技术人员正在安装空气过滤设备,以保证猪舍空气质量;同时采取温控技术,使猪舍温度常年保持在26摄氏度左右。这种先进管理换来的是“三个降低”和“三个提高”,即成长期降低、成本降低、疫病率降低,产品质量提高、产品售价提高、养殖效益提高。

      带来冲击力的,还有光明乳业在陵县投资2亿元兴建的现代奶牛养殖示范场。在工地上,一排排框架结构养殖棚舍拔地而起,一辆辆工程机械车正在紧张施工,饲养区、繁育区、榨乳区、犊牛区、粪污处理区初具规模,且间隔分明、设备先进。养殖示范场经理于光吉介绍,示范场今年全部建成,届时存栏奶牛5000头,每天可产优质鲜奶90吨。目前,一期引进的3000头奶牛已到达天津港,正处在检疫隔离期。

      这些技术先进、管理科学、效益显著、优势突出的基地和企业,是全市畜牧业加快向现代化迈进的一个缩影。近两年,我市畜牧业立足于“引大招强、培大培强”,突出龙头企业、养殖基地和合作组织三个重点,坚持发展与保护“两手抓、两手硬”,较好地实现了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转变。截至2013年底,全市已拥有各类规模饲养场3920处,其中标准化规模养殖场1103处,国家和省级标准化养殖场76处,通过“三品一标”认证的场企157处;年销售额过亿元的畜牧企业超过50家,年加工能力达到生猪500万头、家禽3亿只、牛羊200万头、牛奶30万吨、饲料220万吨;达到省级示范标准的畜牧合作经济组织达到51家,位列全省第一,占全省总量20%;奶牛存栏13.5万头、生猪出栏660万头、肉牛出栏86万头、家禽饲养量2.7亿只,肉产量89万吨、蛋产量39万吨、奶产量38万吨。

      至此,一个以养殖标准化、经营一体化、销售品牌化、监管常态化为特征的现代畜牧产业格局初步形成。

      □王艳秋 谢坤

    (初审编辑:张洁   责任编辑:王长坤)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3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