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方案与现行运价标准对照
大众网德州3月6日讯(记者 张灵智 满志旺)德州调整出租车价格备受各方关注,今天上午中心城区出租车运价调整听证会举行,从各方代表的发言不难看出,涨价或成为不争的事实,论证焦点在具体怎么调和上涨幅度上。
本次听证人应到21人,实到19人,2人请假。出租车司机代表4人,出租车公司代表2人,消费者代表9人,政府部门、消费者团体代表共4人。德州市交通局提交了听证会论证申请,德州市物价局宣布了对该申请的初审意见,并宣布成本监审情况及意见。
据了解,德州中心城区现有出租车2405台,96%以上挂靠经营,出租车企业13家,出租车从业人员4000多人。现行运价标准于1996年制定,油气价格上涨运营成本增加、行业发展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是推动本次运价调整的重要原因。
初步拟定及在会上讨论的方案分别是:方案一,提高起步价标准,由现在的6元/3公里(含燃料附加费1元)调整为7元/3公里;基本运价1.4元/公里保持不动。方案二,起步价标准保持现在的6元/3公里(含燃料附加费1元)不动;提高基本运价标准,由现在的1.4元/公里调整为1.6元/公里。两种方案均取消现在的每乘次1元燃料附加费,基价里程由现在的6公里统一调整为8公里,其他事项仍执行现行标准。
消费者代表:
涨价应同服务、车辆档次挂钩
现场9位消费者代表,6人同意方案一,3人赞同方案二,没有提出其他调整方案。
这些代表针对油气价格上涨、驾驶员收入、城市拥堵、出租行业健康发展做出了客观分析,多数人对涨价给予理解。所有人呼吁合理涨价的同时,对出租车档次、卫生状况、服务态度、拒载甩客、节假日及极端天气乱收费等情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要求不能一涨了事。
出租车司机:
涨价势在必行 不同意调整“回空费”
因德州中心城区相对有限,上调起步价的方案会影响到短途乘客数量,所以多数代表偏向方案二,但都不同意“回空费(基价里程)”由6公里调整为8公里。
在这些代表们看来,现有标准已执行18年,跟不上当下经济发展;德州目前收费全省最低,但经济发展绝不在末位,收费与经济水平跟周边地市相比不成比例;德州出租车保有量在全省前列,收入被摊薄;少数黑出租、野三轮损害了合法经营者的权益;出租车司机劳动强度大,收入却偏低。这些都是运价上调的必要原因。
出租车公司:
“回空费”调整后收入不涨反降
两位出租车企业代表表示两个方案都有可行性,现场提交了多份数据并发表了看法,在出租车平均揽活数量上,60%集中在4-6公里距离段,上调起步价势必会导致普通老百姓减少打车次数,所以方案二相对合理;以高铁东站打车到火车站为例,现有标准约38元,“回空费(基价里程)”调整为8公里后,打车费用约37元,收入不涨反降。
政府部门、消费者团体代表:
调整应在驾乘双方权益上找平衡点
消协代表表示,听证会恰逢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前夕,同时新消法刚刚实施,调整要充分考虑到市民乘客的承受能力,减少驾乘双方今后的乘车摩擦。提价更要提质,提高出租车服务水平,提高违法违规成本,建立出租车信用公示制度。另外,有关部门应打击黑出租市场,保护乘客安全以外,更要维护合法经营者的权益。
法制办代表建议此次调价要有前瞻性,以适应未来出租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窗口单位,提升出租车行业的整体素质,可以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同时建议出租车电召服务应提上日程。市政府、市政协代表着重提到了黑出租等影响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以及调价对德州公共交通发展带来的影响。
德州市物价局:
汇总采纳意见综合提出调整方案
德州市物价局副局长孙君表示,德州市委、市政府对此次出租车调价非常重视,要求此次听证要全面考虑到驾驶员的利益、市民的利益,为此物价局联合多部门,组织大量人力进行了广泛调查。在听取了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后,下一步将遵照政府定价办法要求,按照程序汇总采纳,与有关部门综合提出调整方案。 (制表 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