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入兵团65年,她们把戈壁变成了花园

2017-07-28 15:39:00 来源:大众网 作者:樊思思 亓翔

  编者按:

  上世纪50年代初期,伴随着10万屯垦戍边部队官兵雄健的脚步声,一批又一批女兵队伍也开进了新疆。这其中,1952―1954年间,山东籍2万多名女兵响应祖国号召,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巩固边疆、建设边疆的滚滚洪流中,在新疆大生产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她们与男兵一起,住地窝子,喝碱水,顶风冒雪,开荒生产,既成为屯垦戍边的重要力量,也光荣地成为当之无愧的第一代“军垦母亲”。

  今年7月上旬,跟随由大众报业集团、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山东省对口支援兵团干部管理组等单位联合发起的“鲁疆两地主流媒体采访采风活动”采访团,大众网记者深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的多个团场,对多位已过耄耋之年的山东女兵进行了采访,亲眼目睹、亲耳聆听她们在新疆65年的点点滴滴,生动记录下了这些“军垦母亲”为屯垦固疆献青春、献终身、献儿孙的家国情怀与兵团精神。

嫁入兵团65年,她们把戈壁变成了花园

  飞机开始缓缓下降,越过连绵的山峰,穿过灰茫茫的戈壁,眼前突然换了景致,大片大片的条田泛着绿浪,滚滚而来。滑过碧波蓝天,飞机在乌鲁木齐市北郊的机场稳稳着陆。身后是繁华的现代化都市,鳞次栉比的高楼商厦一眼望不到边。

  时间往回推65年,当山东姑娘宫翠英的双脚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她以为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迪化(即今乌鲁木齐)只有一条街,再往远看,只有无尽的风沙、碎石、亘古荒原。两年后,宫翠英的同乡谢桂香入疆时,也吓了一跳:“这简直就是原始时代嘛。”她有些害怕,也有些心凉。

  宫翠英、谢桂香们最终留了下来,用山东女子的坚强与朴实接纳了新疆。没想到,这一留就是一辈子。在这离老家数千里的茫茫戈壁滩,她们开荒种地,生儿育女,深深扎下了根。曾经,她们是响应国家号召、支援边疆建设的山东女兵。随着戈壁荒漠变花园的奇迹,随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发展壮大与边疆的稳固繁荣,她们早已成为当之无愧的第一代“军垦母亲”。

山东女兵宫翠英接受大众网记者采访。(亓翔 摄)

80岁的山东援疆女兵谢桂香。

  “我就是要当兵,上刀山下火海我也愿意!”

  “青年当有志,立志在四方。祖国需要处,皆是我家乡。”一代新疆军垦事业奠基人张仲瀚挥毫写下的《老兵歌》,反映了许多青年人奔赴新疆、建设新疆的壮志豪情。山东老解放区生活艰苦,当年应征入伍进疆的姑娘们大多文化程度不高,不懂诗歌,可骨子里吃苦耐劳、为国奉献的劲头一上来,八匹马也拉不回来。

  宫翠英至今记得清楚,1952年8月,几乎是在刚刚得知解放军部队到莱阳招女兵的消息的那一瞬间,她就下定决心要去报名。在她此前16年的记忆中,父亲因为当村长、干革命成了“还乡团”的眼中钉,一家老小为了躲避敌人抓捕,连死人墓都藏过。大姐、二姐先后入了党。在父亲和姐姐们的影响下,宫翠英从小就心气高,一心想当兵、干革命。

  得知小女儿要去新疆当兵,母亲第一个不同意,知道劝不住她,还发动了亲戚朋友来做说客。“我年龄太小,当时大家都说新疆啥也没有,离家又远,我妈是怕我吃苦。”宫翠英笑着说,年轻的她根本不在乎这些,“啥都不怕!我就是要当兵,上刀山下火海我也愿意!”最终,宫翠英成了全村唯一被招兵的姑娘。

  同样来自山东莱阳,姜翠香于1954年1月踏上了进疆的列车。“我这个人要强,我认准的事谁也拦不住。”一辈子守在农村老家有啥意思,一定要出去闯一闯。部队去招兵的时候,她就打定主意:到了新疆好好干,入不上党,决不回家见爹娘。

  在莱阳老家时,唐翠英和姜翠香不是一个乡的,来到新疆兵团,俩人在十二师二二一团做了几十年的同乡姐妹。离开老家前,不满20岁的唐翠英跟母亲告别:“妈!我要走了。”母亲轻声问:“你要到哪儿去啊?”“新疆,我到新疆去。”母亲又问:“新疆在哪儿,远不远?”“我也不知道,国家让去的,不会错的!等将来安排好了我就回来看您。”

  唐翠英走后不到一年,母亲就因病去世了。83岁的唐翠英,这个倔强的山东女子从来不后悔到新疆,到兵团,但她至今愧疚,没能多为母亲尽点孝心。

  “从东海到天山,从华东到边疆,祖国的土地宽又广,这是我们的无上光荣,让我们纵情地歌唱,让我们纵情地歌唱……”伴随着一路高歌,一批批山东女兵队伍浩浩荡荡奔向新疆。

宫翠英在翻阅自己当兵时留下的纪念品。(亓翔 摄)

  “从老家到新疆,光路上就走了两三个月”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当初母亲问起新疆有多远,宫翠英答不上来。走到半路才知道,这条路远得像是没有尽头,路上的那份苦,她再也不想经历第二遍。

  “坐的是带敞篷的军用汽车,一个车厢里坐40多号人,挤得满满的。”唐翠英回忆,走到兰州,大部队停下来休整了9天。黄土高原缺水,水窖里的水浑浑的、黄黄的,没法子,人总得喝水啊。路上有年龄小的女队员受不了苦,想家,哭鼻子,大伙儿就在车上搞点娱乐节目,唱唱歌,安慰她们。

  “光在路上就走了两三个月。”宫翠英掰着手指头告诉记者。一开始还能坐火车,到了西安,领完军装,女兵们又改坐汽车。浩浩荡荡的车队一直往西开,每辆车厢里都挤满了人,大伙儿刚开始还觉得新鲜,没过两天就受不了了。为啥?路太长、太难走了,人窝在车里从早颠到晚,饿了只能啃干饼子和咸菜,别提多难受了。宫翠英开始想家、想妈妈,半路上又发起高烧,全靠年轻身体好才撑过去。

  就这么磕磕绊绊走到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原地休整几天,爬上车继续走,最终走到阿勒泰才彻底停下来。“总算到了,再走,人就熬不住了。”

  两年间,大约两万名女兵从山东进到新疆。新疆地广人稀,她们随着部队被分配到不同的区域,就像一把盐粒撒在了茫茫戈壁上。唐翠英记得,跟她同一批从山东进疆的有9个大队,每个大队200多人,到了新疆哈密就分开了。“东南西北去哪里的都有,留在哈密的也就400来号人。”1956年,根据组织需要,唐翠英她们又随队伍转战吐鲁番,打土块、盖房子,再次从零开始建设家园。而最初一起进疆的姐妹们,虽然都在新疆,但彼此再也没能见上一面。

  “既然来了,就不能给山东人丢脸!”

  “兵出南泥湾,威猛不可挡。身经千百战,高歌进新疆。”1949年9月,新疆和平解放。边疆遥远,十万战士要驻扎新疆,如何解决吃饭问题?根据毛泽东主席“军队参加生产建设工作”的指示,王震司令员动员驻疆人民解放军一面守卫祖国边防,一面从事生产建设,减轻国家和人民负担。至1954年8月,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正式成立了。治沙治碱、植树造林、开荒种地……兵团不仅要为国戍边,更要在最荒凉的戈壁荒漠上打下根基,建起新城。

  “打仗是轮不到你们了,但国家建设,是需要人的。”十二师二二二团退休职工綦珍香在回忆录中写道,1954年,部队到山东平度招女兵,她一心想要参军打仗,父亲敲着烟锅,跟她交代了上面那句话。她记住了父亲的话,跟着部队进疆,就是做好了干活吃苦的准备的。“一同去的女兵,天南海北的都有,山东女兵叫苦的最少,能干的最多。”

  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永远无法想象65年前的新疆有多艰苦。“你们这代年轻人,大概都没听说过地窝子。”宫翠英老人给记者“科普”。进疆安顿下来后,女兵们先要动手“盖房”,在地上挖个两米见方的大坑,上面架上树枝,铺几把芦苇草,这就是“地窝子”了。人住进去,扑簌簌往下掉灰土不说,每逢雨雪天气,泥水就一股股往里灌,床铺衣物全都得遭殃……记者听得唏嘘不已,宫翠英笑起来:“这算啥呀,那时候,有地窝子住就算不错呢,总比睡在荒滩上挨冻强。”

  紧接着要解决吃饭问题。被戈壁滩搅和得心凉的谢桂香,也很快重燃志气:这么多地,只要肯干,总能活人的。她不知道的是,戈壁滩大部分都是盐碱地,一脚踩下去就往上冒碱水,根本没法种粮食。“把我分到十三团一连待了4年,头3年的主要任务就是治碱。”没有机器,谢桂香她们一边靠人工捡拾,一边挖排碱渠。规定每人每天要挖15立方米土,谢桂香偏不,她要挖18立方米、20立方米,“反正就是要比别人干得多,咱不能让人说山东人落在后面了。”每天干完活,脚被碱水泡得火辣辣疼,人累的站着都能睡着。“那时候年轻,睡一觉就缓过来了。现在不行喽,身上的力气都不知道跑到哪去了。”

  背石头、盖房、种地、搞生产,用女兵们自己的话说,没有她们没受过的苦,没有她们干不了的活。“现在电视上搞这个比赛,那个比赛,我们那个年代,最流行的是劳动竞赛。”在谢桂香的印象里,最苦的活就是收麦。每逢麦收季节开展“大比武”,割起麦来披星戴月,哪个小组要是落后了,一整天都脸上无光。割完麦子还得脱粒,麦捆沉得压死人,双手被麦芒扎得全是窟窿,扬起麦粒来,灰尘蛰得人眼都睁不开。谢桂香说,当时好多男的都叫苦,她们连队最能干的四五个人,全是山东姑娘。“中午吃饭的时候广播表扬,每次念到谢桂香三个字,我心里那个美呀,咱回回给山东人争光,从来不给山东人丢脸!”老人的脸上漾出自豪的笑容。

  “我最喜欢听别人喊号子,那时候人们喊的号子可来劲了,句句都透着精气神儿。”綦珍香回忆,新疆缺水,她们那一代人,几乎人人都干过修水库的活。一到冬天,大伙儿下到水库里清理淤泥,加固堤坝,运土运泥全靠肩扛或者人力车。场部天天组织劳动竞赛,山东人最能干,每次听到大喇叭里传来的表扬,她都激动得心脏怦怦乱跳。“一辈子能有多少真正激动人心的时刻?修水库虽苦,但那是我一生中最自豪、最美好的时光。”

1955年宫翠英和唐永贵的结婚照。

谢桂香和老伴儿结婚60周年纪念相册。

  “这一生手牵手,来生还要一起走!”

  屯垦戍边事业源远流长,从西汉屯田戍边开始,历代相袭至今。自1949年新疆解放,十余万战士入疆驻守,据资料记载,其中超过九成官兵尚未婚配,团以下几乎清一色“光棍”。

  当时有种说法,“没有老婆安不下心,没有儿子扎不下根”。女兵们的到来,为部队将士组建家庭提供了可能。军心稳定,戍边的千秋伟业由此生根。

  “我和老唐是自由恋爱,算是一见钟情吧。”提起恋爱结婚的经过,82岁高龄的宫翠英还有些不好意思。女兵进疆后,组织上给她们做思想工作,撮合她们跟驻疆部队的男兵们组建家庭,这在当时的确比较普遍,但并非所有女兵的婚姻都是如此。宫翠英刚进疆时,组织上派一批男兵去接应她们,其中就有她后来的丈夫唐永贵。二人从见面、相识,到书信往来,确定恋爱关系,最终于1955年喜结连理,在兵团安了家,有了孩子……如今,老伴唐永贵已经去世17年,宫翠英时常抚摸他的照片,跟老伴说话:“永贵,你我这一生手牵手,来生我们还要一起走。”

  薛德芬也对“自由恋爱”的说法表示赞同,她和老伴刘积禄是在一起工作时建立的感情。当年女兵队伍到达阿勒泰后,薛德芬被分配到骑兵第七师二十一团的团医院,指导员刘积禄做事认真,乐于助人,深深吸引了她。从1954年结婚,到2000年老伴去世,薛德芬用“相濡以沫”形容这段婚姻,“我和老刘走过了46个春秋,那是我人生中最幸福美好的时光。”

  相比之下,谢桂香常常用“发了个老公”这句玩笑话,来总结她和老伴的“恋爱史”。进疆第二年,组织上找她谈话,大意是战斗队的某个男同志不错,你俩愿不愿意在一起。谢桂香说要考虑考虑,没想到当天就安排他俩结婚了。“我才知道,考虑考虑就是同意马上结婚的意思。”说到这里,谢桂香忍不住笑起来。在她位于吐鲁番(兵团第十二师二二一团所在地)的家中,摆放着前几年跟老伴补拍的婚纱照,“儿女说结婚60年是钻石婚,非得让拍,赶了一回时髦。”她嗔怪地瞥一眼靠在沙发上打盹的老伴,眼睛里都是笑。

  记者忍不住问谢桂香老人,如果时光倒流,还会嫁给现在的老伴吗?“当然嫁,你不知道,他年轻的时候拿枪,很帅的。我脾气不好,大部分时候都是他听我的……”说到这里,一屋子人都笑了起来。

  随着一个个新的家庭组建起来,一拨拨新生命在这西北边陲降生,大漠荒原有了欢乐,有了香火,有了炊烟,有了温情。山东省援疆指挥部总指挥、党委书记,喀什地委副书记杨国强曾感慨:“将军当红娘,组织当月老,把来自遥远的渤海之滨的她们许给了新疆、嫁给了兵团。她们的到来和扎根,为部队官兵的稳心定神奠定了基础,也为兵团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从此,兵团真正在这戈壁上扎下了根。

  “这辈子最对不起的就是孩子。”

  “壮士五湖来,浩浩慨而慷。君有万夫勇,莫负好时光。”从一身戎装到军垦战士,第一代兵团人来自天南海北。子孙绵延,在他们之后,无数人把兵团当成了自己的籍贯和故乡。

  兵二代们接过了父母肩上的担子,但有些痛,却被父母永远埋在心底。

  入疆之初条件艰苦,工作繁重,女兵们大都生养了好几个孩子,却并非个个都能顺利长大。“这辈子最对不起的就是孩子”,采访中,这是许多女兵反复提及的一句话。

  宫翠英的大儿子已年近六十,但因为儿时患脑膜炎落下后遗症,一辈子痴痴傻傻,至今需要她照顾。事情发生在1959年,宫翠英在建筑队工作,夫妻俩将不满两岁的大儿子寄放在托儿所,忙得十天半个月才能看一回孩子。期间,孩子生病发烧,等两口子忙完工作去接孩子,病情已经耽搁了。“送到医院就报了病危,医生说,你这个娃娃不行了。”宫翠英抹一把眼泪,难过得再也说不下去。

  让宫翠英没有想到的是,十几年后,悲剧再次降临到她的头上。1973年春耕时节,9岁的小儿子拉肚子,她和丈夫忙着工作没当回事。结果耽搁了病情,再加上医疗条件差,孩子最终没能保住。

  同样的遭遇也发生在谢桂香身上。谢桂香一共生养过5胎,头两个孩子是一男一女,双双寄放在托儿所照顾。孩子生病拉肚子,两口子忙得顾不上管,终于把小病拖成了大病,三天时间,她接连失去了两个孩子。直到生下老三,谢桂香才从这次打击中缓过来。

  “人活一世,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宫翠英她们不仅继承了山东女子的能干,还有坚强与无私。战争年代,无数“沂蒙红嫂”送子参军,送夫支前,舍生忘死营救八路军伤员,为最终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和平时期,山东女兵们将这红色基因带到了茫茫戈壁,她们忍受了极度艰苦的生活条件,忍受了思乡、丧子的巨大痛苦,依然义无反顾,在各自的岗位上奋斗一生。

  谁能说这不是一场伟大的、可歌可泣的战争呢?

  “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

  行走在兵团第十二师,工厂林立,商业繁荣,大型机械在万顷农田里欢快地轰鸣,不知名的鸟儿在整洁的居民小区里歌唱……这是兵团的一个缩影,如今,兵团的各个师团早已遍布天山南北,根基稳固,繁荣兴旺。屯垦戍边六十余载,女兵们用青春、用一生做嫁妆,把荒漠变成了花园,变成了故乡。

  在新疆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的军垦博物馆,一件件文物、老照片,再现了我军进驻新疆、屯垦戍边、艰苦创业的整个历程。在“军垦第一连”,至今还能看到第一代军垦人住的地窝子。2017年初从山东来到兵团第十二师的援疆医生刘攀,用“浑身起了一层鸡皮疙瘩”形容参观时的感受,“太苦了,实在太苦了!看看今天的兵团,真不敢相信是怎么建设起来的。”这个一向坚强的年轻小伙子噙着泪水告诉记者,每一个来到新疆的人,都应该去军垦博物馆看一看,听一听兵团的故事。

  “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这是谢桂香常挂嘴边的顺口溜,也是一代山东女兵、一代兵团人的真实写照。跨越一个世纪,当年的窈窕淑女,如今都成了八九十岁的老奶奶,许多人已与世长辞,埋骨边疆。但是,屯垦戍边的火种已经在这片热土上生根、发芽,她们养育的第二代、第三代,如今已成为建设兵团、保卫边疆的中坚力量。

  2007年,綦珍香老人由女儿陪着,回了一趟山东平度老家。几年后,她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老家变化太大了,村里成了城市,只看见一座座工厂,宽宽的马路,忙碌的人群。家乡的老人大都不在了,就剩一些晚辈,他们过得很好,想让我留在老家安度晚年,可我已经不习惯老家的气候了。人在老家,我却想念新疆,新疆有我的孩子和孙子,有和我一起工作的老哥哥、老姐姐们。那些已经离世的,都埋在我们工作过的这块土地上。我将来也会和他们一样,化成一捧土,陪伴着新疆,守卫着边疆。

  鲁迅先生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两万山东女兵扎根边疆,戈壁风沙吹不散她们的坚毅,时间长河也无法湮没她们的光芒。这是齐鲁的精魂,是兵团的根基,是中国的脊梁。(大众网记者 樊思思 亓翔

初审编辑:马宝涛

责任编辑:白雪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上半年德州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053元

    u=3258872390,124233301&fm=26&gp=0.jpg

    记者从国家统计局德州调查队了解到,2017年上半年德州市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改善。上半年,德州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053元,增速为8.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951元,同比增长9.0%,与德州市经济增长(GDP增速7.7%)基本保持同步增长。 [详细]

    2017-07-27:齐鲁晚报
  • 刘中华:把万亩"仙草"从南方深山老林"娶"到德州

    刘中华.jpg

    7月27日,由共青团德州市委、德州市青年联合会、大众网德州频道联合推出的《青·开讲 我的青春我的梦——德州青年最美故事分享》栏目第十三期开讲,山东沃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中华做客大众网演播室。作为第十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刘中华介绍了自己如何通过创新科技农业技术,成功将生长在南方的铁皮石斛“娶”到了北方,并通过产业扶贫,带动当地百姓脱贫致富的创业故事。 [详细]

    2017-07-27:大众网
  • 助企融入“一带一路” 看山东乐陵如何示范

    乐陵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大山(左一)与乐陵市商务局局长李敬岗(左二)到泰山集团走访调研。.jpg

    今年6月份,大众网记者收到了一张关于“哈萨克斯坦农民种植中国马铃薯”的照片,同时电话那头传来了乐陵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外派哈萨克斯坦项目部经理赵忠勋的声音:“咱们的‘希森6号’马铃薯,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长势良好,今年丰收已成定局!” [详细]

    2017-07-27:大众网
  • 德州首批70名大病保险特殊药品责任医师名单公布

    u=2291999532,2976067269&fm=26&gp=0.jpg

    26日,德州市人社局网站公布全市首批70名大病保险特殊药品责任医师名单。 [详细]

    2017-07-26:大众网
  • 庆云县尚堂镇西郎坞村21亩边角地种油葵获丰收

    “这一片地过去一直是农户家的空场,堆满了柴草,多年来都没有得到有效利用,今年经过统一规整,种植了油葵,你看现在花开的多好看,油葵籽长的多好!”7月23日,庆云尚堂镇西郎坞村党支部书记张翠兰站在路边,眼前一片金黄色的葵花地里,五六个孩子正欢快的拍照,几个村民正忙着浇水。[详细]

    2017-07-28: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