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庄滨滨
责任编辑:贾春新
大众网?海报新闻夏津5月19日讯(记者 王荣岳 通讯员 董玉龙 邓美平) “一路椹香一路歌,浓浓的果香滋润了村民的心田。”5月19日,2019年中国旅游日·首届京津冀鲁(德州)经济文化旅游产业协同发展论坛暨第十二届中国(夏津)黄河故道椹果生态文化节开幕。
本次文化节自5月19日到6月30日,持续43天,将有2019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夏津古桑大健康产业发展推介会、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国际研讨会和名家摄影、抖音大赛等40余场活动次第展开。目前,夏津椹果种植面积5万亩,年产椹果3.82万吨,其中古桑树群面积6000余亩,百年以上古桑树2万余株,树龄最高者达1500余年,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树龄最高、规模最大的古桑树群,2018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称号。经济、文化、旅游融合,把古桑遗产的潜在价值变成现实生产力,从一粒椹果到一个特色品牌,衍生出一条产业链,推动桑的全元素利用,走出了一条旅游兴业、旅游富民的成功之路,全方位展现了“世界桑产业看中国、中国桑产业看夏津”的独特魅力。
“从一粒果到一条链,既是农民的观念之变,也是实现‘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夏津实践’全面开局破题的转型之变,更是体现了生态夏津绿色发展的调整之变。”深挖遗产地丰富的资源优势,桑产业正成为夏津乡村振兴的“活力源”,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入脑入心、外化于行,古桑树资源的保护开发的生动实践正在让这片世界遗产焕发新的光芒。目前,全县桑类加工企业近20家、年加工椹果2万吨、桑叶1000吨,成为古桑树群所在12个核心村和12个外延村农民富、农村美的“动力源”。“椹”路越走越宽,更美的风景就在前方。
“经济、科技、文化、旅游相互融通,把一棵树的果实做成‘一席盛宴’。”成立京津冀鲁经济文化旅游融合协同发展联盟,召开京津冀鲁(德州)经济文化旅游产业协同发展论坛,开展2019投资夏津·创享未来招商引资推介会,与中国人民大学、北京源创智库、山东师范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对夏津而言,椹果生态文化节已不仅仅是踏青游玩,而是融旅游、经贸、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性活动,是城市的一张名牌,是城市吸引力的一个品牌,联盟城市在资源互享、信息互通、客源互送、线路互推、政策互惠、节庆互动等方面开展合作,更为夏津这片古桑资源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京津冀鲁区域经济旅游文化融合发展。
“尝一粒鲜椹果,饮一杯椹果酒,品一口椹叶茶。”夏津县将充分利用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金字招牌,以农商文旅催生系列地域特产,让经济之“果”结得更丰硕。
初审编辑:庄滨滨
责任编辑:贾春新
5月17日,山东发布《2019年山东省高校毕业生 “三支一扶”计划招募公告》, 全省计划招募。“三支一扶”人员2118人。其中,德州270人。 [详细]
编者按:从穿上白大褂的第一天起,等待医护人员的,就是超负荷的工作和不可预知的职业风险。为展现广大医务工作者风采,大众网德州频道特别推出“相约守护 致敬医者仁心”策划,各路记者深入德州市各大医院,体验各学科医护人员工作,感受医护人员的苦与乐。 [详细]
5月19日,大众网记者从德城区发票摇奖工作领导小组获悉,截至5月19日16时59分,首期2000张合格发票集齐,按照要求,定于5月21日上午9点,电脑摇取300名入围名单。 [详细]
5月16日,山东省教育厅对第四期齐鲁名师、第三期齐鲁名校长建设工程人选进行公示,确定300人为第四期齐鲁名师建设工程人选,100人为第三期齐鲁名校长建设工程人选。德州市分别有8人、5人上榜。[详细]
为了庆祝世界计量日,同时更好地服务民生、保障安全,5月20日上午,德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举行“5.20世界计量日”现场咨询会,为广大群众开展血压计、眼镜、金银珠宝质量、计量等免费检测项目。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