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赫洋
责任编辑:张亚茹
编者按:
脚下有泥土,心中有真情,为了真体验、真感受、真表达,获得第一手的主观体验,也为了进一步锤炼提升记者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大众网德州频道特推出“记者视界”专栏,努力“向前一步”,从话筒和镜头的这一侧到另一侧,对各行各业的一线工作者进行体验式采访,去记录普通劳动者的温暖故事。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王君 见习记者 史蕾 德州报道
作为德州市小遛共享电单车的运营维护工作人员,刘润雨和他的同事们有一个统一的称呼——共享电单车调度员。共享电单车调度员做些什么?简单来说,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把部分区域使用少的电车收集起来调到其他区域、调度摆放、找坏车。7月2日,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亲身体验了共享电单车调度员的一天,深入了解了共享电单车背后的故事。
一辆共享电单车重量50公斤 每天要搬100多辆
刘润雨用“像打仗一样”来形容自己的工作,“战场”是火车站、商场等人员密集的地方。每天早上8点,他与其他同事的“大部队”开始集结,打响一天中的第一场“战役”。每天从早上8点多开始工作到晚上五六点,平均工作9个小时,一天往返所负责的区域十几次。" 他笑着说,自己是早班还好一些,晚班同事要在下午六点半工作到凌晨三点半,把车子调度到有需要的地方,方便次日市民的使用。
记者见到他时,刘润雨穿着公司统一配发的黄色马甲、戴着手套、墨镜、防晒冰袖。“没办法,我们整天穿梭在大街小巷,只能这样全副武装着,戴墨镜不是为了防晒,是阳光太刺眼,看不清。”他和记者谈话时并没有闲着,一只手拿着车的横梁,一只手拿着车座,一拖一提,将车头向外。几下子,电动三轮车就装满了6辆电单车。
随后记者与刘润雨一起来到了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门口,这里停着各种共享单车,粗略一数,大约有40多辆。一辆共享电单车的重量在50公斤左右,像他一样的调度员每天最少要搬100多辆车,那就是10000斤的重量。
后方微信指挥,调度员各站点之间奔忙
为了提高电单车的使用率,他还会通过后台大数据对共享电单车进行合理调度、整理,再投放到商圈等使用率较高的公共区域。“根据后台显示,我们现在需要调度5辆车到东风中路附近的停车点。”刘润雨收到消息立刻往车上搬运电单车,“好烫!”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也上前帮忙,刚一摸到电单车的车座,不禁叫出声来。刘润雨轻轻笑了笑,继续埋头搬车。搬了3辆后记者全身已经汗透。几分钟后,5辆电单车被装上车。
上午10点,阳光灼人,热浪滚滚,刘润雨已经工作了2个小时,他坐到三轮车上,从包里拿出随身携带的矿泉水,一口气喝掉三分之二。“最难熬的就是夏天,1天要喝8瓶水,衣服黏在身上从来没有干过,有时甚至可以拧出水来。”他边说边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
把电单车送到停车点后,刘润雨同记者一起摆好。他说,上午的工作基本结束,中午他和同事会把三轮车停到一处荫凉的地方,吃午饭、打个盹,休息一个半小时后开始下午的工作。
呼吁市民都能文明规范用车
除了整理和调度工作,调度员还需要寻找故障车。刘润雨还时不时地拿出手机,把一些被破坏的车子拍照发给另外负责维修的工作人员。“对于损坏严重的电单车,有人会来把车子运走。”说到这里,刘润雨顿了顿,说:“部分用户不清楚共享电单车的使用规定,将车骑进小区、单位等非公共区域,这不仅给其他用户带来不便,也给工作人员找车带来困难,希望用户都能文明用车、规范用车,方便自己,也方便大家,同时为我们减轻一点工作量。”
谈起自己的这份工作,刘润雨笑着说,每当他看到自己调度整理好的电单车整整齐齐的,他的心里就有说不出的成就感。“我很享受这一刻,这不仅是我的劳动成果,还给更多的市民带来了方便用车的机会。”
初审编辑:赫洋
责任编辑:张亚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