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任瑶瑶
海报新闻记者 李敏 张晓琳 通讯员 孟娟 张瑞康 德州报道
金秋十月,记者在宁津县刘营伍乡刘旺言村见到了刘秀芬,初见她时,第一印象是亲切、朴实中透露着一丝腼腆,当聊到泥罐制作的工序时,她对记者的话匣子逐渐打开。
坐在记者面前的这位“85后”女青年,当年因家庭困难,初中毕业时选择辍学,凭借两千元,赚钱养家。如今刘秀芬已经和丈夫张建强育有二子,在县城里过上了幸福甜蜜的生活。
攀谈间,刘秀芬对少年时期的记忆依然清晰,也正是因为少年时期的坚持才成就了今天的她,“娘家一直是以做泥罐为生,自小就对这些东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刘秀芬出生于宁津县,当地盛产蟋蟀,民间斗蟋蟀需要用上好的器皿来安顿蟋蟀,她嘴中的“泥罐”指的其实就是蟋蟀罐,她觉得那古黄河澄泥的坯子握在手里,沉沉的,柔柔的,散发着淡淡的泥土的清香,甚是喜欢。
初中升高中那年,刘秀芬的父亲摔断了胳膊,母亲忙于一家生计,彼时的刘秀芬便经常趴在桌子上,研究制作蟋蟀罐。
在家庭的熏陶下,刘秀芬在制罐技艺上体现出了极高的水平,她制作的蟋蟀罐精致漂亮,透露出独有的一份秀气,“我做的第一批蟋蟀罐,在罐底都刻上了我的乳名‘丫头’,也是自那以后,市面上开始出现了我的作品。”刘秀芬说,很多人专为她制作的“丫头罐”而来,后期她注册的商标名称也是因此得来。
时光如梭,转眼间来到了刘秀芬与张建强正式结为夫妻的2007年,在娘家储备了一身制罐技艺的刘秀芬意气风发,想和丈夫共同开厂制罐,却没得到丈夫的支持,“婚前,我丈夫是做装修的,不想改变行业。”面对丈夫的不情愿,刘秀芬表示理解。
在刘秀芬的耐心劝说下,张建强开始逐渐接受和妻子一起制作蟋蟀罐,“其实丈夫的祖上是制陶世家,祖祖辈辈都是手艺人。”刘秀芬说,结婚后,正赶上宁津举办蟋蟀节,对他俩制作的蟋蟀罐有很强的带动作用,于是两人一拍即合,用两千七百元的全部家当,在家里办起了制罐作坊,在继承传统制罐技艺的基础上,结合制陶工艺,研制蟋蟀罐。
张建强负责挖土、滤泥、揉泥、烧窑;刘秀芬负责拉坯、修整、绘画、雕刻,刘秀芬制出的“丫头罐”既有北罐的浑厚大气,又有南罐的细腻秀美。短短几年间,便家喻户晓,夫妻俩也因此获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还申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0年春天,为了让蟋蟀罐的外表更美观、更具赏玩性,刘秀芬夫妻俩到景德镇考察,研制出贴花、刻画类的蟋蟀罐,一时间供不应求。“以贴花的蟋蟀罐为例,在传统的选土制浆、滤泥澄泥、揉泥、制坯等9道工序基础上,再进行二次烧制,虽然做工复杂,但在市场上更受喜爱。”刘秀芬回忆道,经过这一次的创新,仓库内近万个蟋蟀罐一次性售空。
和众多创业者一样,刘秀芬的钱包逐渐鼓起来了,其制作的蟋蟀罐包含竹节、直筒、腰等二百余个种类,其注册的“刘记丫头蟋蟀罐”于2020年12月被正式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供不应求,最多时每月可卖出五千个蟋蟀罐,是宁津县小有名气的制罐高手。
但她仍旧选择潜心创作,经常把自己关在家中,独自研究蟋蟀罐的创新做法。“每天晚上我都会把自己关在屋里学习各类绘画手法,并把它们雕刻在我们的蟋蟀罐上,提高蟋蟀罐的美观性。”刘秀芬向记者展示着她制作的八角蟋蟀罐,罐上的八仙图案被绘制得巧妙生动,颇具画家风范。面对记者的点赞,刘秀芬连忙摆手称其不敢当,她坦言,自己在制罐上缺乏美术功底,还需要很长的一段学习过程。
从2007年,刘秀芬和丈夫开起制罐作坊,到今天已经过去了17个年头,这17年间,刘秀芬每天都和泥土打交道,从低起点的制罐,到不断创新自主开厂,再到在县城里买上了两套商品房,不怕吃苦、潜心钻研让这位仅有初中学历的女青年找到了成就自己一生的人生密码。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任瑶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