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武红鹏
责任编辑:马宝涛
大众网记者 武红鹏 德州报道
2月13日,德州市政府新闻办举行“谋发展 启新篇 奋发有为做好2025年经济工作”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七场,市教育局总督学、新闻发言人范宜超介绍德州市2024年以来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及职教先进城市建设工作情况。
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方面。以建设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为统揽,统筹教育资源配置,优化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提升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一是科学优化学校布局。建立与常住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制定新优质学校成长计划,2024年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40所。持续实施强校扩优行动,加快推进集团化办学模式改革,以优质学校带动普通学校全面提速发展,目前,全市共建立义务教育集团和教育联盟184个,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已100%全覆盖。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104个,优化集并小规模学校50个,乡村学校办学条件不断优化。二是构建立德树人新格局。打造“爱家乡德州”主题思政课品牌。体育课+“嗨·课间”+课后服务三位一体推进,全市80余万中小学生参与校内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16所学校入选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科学教育夯基、赋能、培优工程成效明显,培育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3所、省级科学教育实验区1个。持续创新劳动课授课形式,认定首批市级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31处,劳动课程育人的理念深入人心。成立全市大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联盟,山东首档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融媒体节目《成长没烦恼》直播走进德州。三是推进教育领域改革创新。以教育评价改革为抓手,推动课程改革,探索实施分层分类教学,小学低年级无纸笔评价被评为全省教育改革发展经验和典型做法。探索中考录取模式改革,引进优质资源培育拔尖创新人才,成立教育优质资源共同体联盟校,开展常态化初高衔接、一体化教学教研和课程开发,德州市物理奥赛省赛一等奖、国赛二等奖数量均居全省前列。
职教先进城市建设方面。一是职业教育体系持续健全。在全省率先开展普职融通、中职与本科对口贯通培养,7所学校31个初中后五年制高职专业点成功获批。新建迁建3所高职院校投用,目前,德州市共有应用型本科学院2所,高职专科学校4所,中职学校29所。二是推动高水平学校和特色化专业建设。组织专家对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师资队伍、社会服务和特色创新等方面进行评估,推动德州市高水平学校和特色化专业健康发展;共评选第二批15个中职示范性专业。三是区域化协作成果初显。联合举办山东省“沿黄四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开设师生同赛、教师比赛、学生竞赛三个赛道,近700支参赛队1300余名师生同台竞技,赛事规模创历史新高。四是内涵式发展稳步提升。组织开展教学能力、思政课、班主任能力三个面向中职教师的培训比赛活动,参赛规模、获奖人数逐年增加;在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争夺赛中,德州市参赛代表分获汽车车身修复与美容赛项、新闻传播赛道短视频制作赛项的金奖。五是产教融合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效果显著。借助域内外优质院校、企业资源,引导产教资源紧密对接,培育2个产教融合共同体和5个市域产教联合体,3个项目入选山东省第二批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高标准打造6个实训平台,实训人数达1.8万。通过“厂中校”、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方式使教育与产业紧密结合,县域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更强。
2025年,市教育局将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持续打造“爱家乡德州”思政课品牌,在全市推开“首课负责制”及实践教学,塑造良好育人生态,建设具有德州特色的大中小学地方思政课程体系。
二是优化基础教育资源布局。编制学前至普通高中阶段学位资源布局规划,构建与常住人口变动相适应的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优化城乡学位供给,深化集团化办学、城乡联盟、名校托管等模式,提高集团化办学覆盖率,扩大优质学校辐射带动作用。2025年,计划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14所。
三是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强化教研专业支撑,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建立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统筹配置机制,加大教师交流轮岗、培训培养力度,提升教师业务素养。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加强高中多元升学渠道研究,推动高中多元优质特色化发展。实施中小学生科学素养“沃土计划”,积极托举具有创新潜质的高中学生参加“脱颖计划”,打造一批少年科学院,力争五大学科竞赛实现新突破。
四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坚持“五育并举”,加强思政课和学科德育建设,在市、县设置“守护成长”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站,坚决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培养美育熏陶,广泛开展校园艺术活动。持续深化劳动教育,加强学生生活实践、劳动技术和职业体验教育,全面护航学生多彩多元健康成长。
此外,在职教先进城市建设方面,市教育局将充分发挥德州市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先行先试的优势,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深化产教融合为主线,按照“科学规范、特色突出、环境优化、体系健全”的建设路径,重点推进六项工作任务落实。
一是扩容增效高职院校,积极推动新建高职院校,支持高水平中职学校联合高职院校争办初中后五年制高职教育。二是筑基培优中职教育,遴选优质中职学校申报国家优质中等职业学校和优质专业。三是深度推进产教融合,依托省级以上产业园区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积极申报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四是推进县域职业教育特色建设,根据产业特点,实施县域职业教育特色建设工程。五是推进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鼓励特色化办学,提高艺术、体育等特长方面的教育办学质量,支持特殊教育学校设置中职部。六是加大职业技能培训,优化提升现有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综合效能,承担重点人群的就业创业培训,开设与现代化农业产业相关的新专业,着力培养乡村复合型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初审编辑:武红鹏
责任编辑:马宝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