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武红鹏
责任编辑:马宝涛
大众网记者 武红鹏 德州报道
2月13日,德州市政府新闻办举行“谋发展 启新篇 奋发有为做好2025年经济工作”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七场,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焦方兵介绍,2024年以来,全市人社系统以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为己任,扎实推进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事人才、便民服务等各项工作,推出城乡公益性岗位、稳岗惠企补贴、上调养老金等一批民生实事,全市人社事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一是就业形势稳中有进。全市城镇新增就业6.2万人,帮扶失业人员再就业1.8万人。市县联动举办各类专场招聘会757场,促成用工对接9.6万人次。组织“春暖农民工”专项服务活动,开展技能提升培训1.8万人次,城乡公益性岗位在岗群众达8.2万人。
二是社保水平持续提升。实施“全民参保·福暖万家”工程,社保参保扩面计划完成率居全省前列。上调退休人员养老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工伤职工定期待遇,增发各项待遇18.3亿元,惠及群众139万人。推进社保卡“一卡通”便民工程,持卡人数达到535万人。
三是人才引育加快推进。推出“德州千企百校行”“博士招募令”等创新举措,带领1473家企业走进107所高校招才引智,全年引进青年人才3.7万人,同比增长6.3%。通过技工院校育、技能大赛选、企业自主评等方式,新增高技能人才2.4万人。
四是人社服务助企便民。采取“免申即享”模式,在全省最快兑现稳岗返还、扩岗补助等失业保险稳岗系列政策,2.3万家市场主体直接受益近5亿元。上线运行社保医保联办平台,20个高频事项“一链办理”。全面推行待遇资格“静默认证”,政银合作“就近办”“集成办”等持续推进。
五是改革攻坚出圈出彩。农村劳动力就业集成改革经验做法入选“中国地方就业创新事件”,获中央改革办专题推广,市政府在全国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
2025年,市人社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十六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狠抓改革创新,扎实办好为民实事。在提升就业服务水平上加力提效,抓实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深化农村劳动力就业集成改革,加快打造家政服务劳务品牌,力争城镇新增就业5万人以上。在推进社保惠民上加力提效,开展精准扩面、居民养老保险集体补助、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险等工作。在强化人才支撑上加力提效,实施“技能照亮前程”职业技能培训行动,力争集聚青年大学生3.7万人、培育高技能人才1万人以上。在优化服务体验上加力提效,抓好人社“三单”助企集成服务和“分类精准多元化就业服务”两个“一把手”营商环境项目落实落地,切实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努力为改善民生、服务发展贡献更多人社力量。
焦方兵介绍,市人社局聚焦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全面贯彻落实稳就业工作部署,以打造“就德好”服务品牌为核心,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全力构建高质量充分就业服务体系。全市城镇新增就业6.2万人,完成年度目标的124.3%,全市就业大局稳中向好。
一是着力稳岗扩岗。高效满足企业用工需求,组织“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各类对接757场,开展技能培训1.8万人,发放创业担保贷等14.6亿元。二是提升服务质效。在238个社区推进建设社区微业服务站,提供就业失业登记、求职招聘、权益维护等经办服务,结合32处零工市场、860个基层网点,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三是强化就业帮扶。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启航扬帆计划,全市募集就业见习岗位8197个,通过企业吸纳、实习见习等方式,推动服务端口前移。
2025年,市人社局将以增进民生福祉为根本追求,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全力以赴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一是构建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体系。健全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等重点群体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全市城镇新增就业5万人以上。二是做好重点群体就业支持。加快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建设,深入推进“社区微业”三年行动,新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一万个,稳妥做好补贴期满人员退出衔接帮扶服务。三是深入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实施“乐创德州”三年行动,落实创业担保贷款、稳岗扩岗专项贷款、创业补贴等政策,争创省级创业街区建设试点。四是持续优化就业公共服务。实施家政从业人员技能提升、家政劳务品牌培育服务等专项行动,探索实施“岗位需求+技能培训+就业推荐”项目化培训,开展职业技能培训5000人以上,推动全市就业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
初审编辑:武红鹏
责任编辑:马宝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