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丨推进德州国际陆港上线运行“铁海E通”系统 实现“一站式”自动转关

2025-02-21 18:20:30 来源:大众网 作者:武红鹏

  大众网记者 武红鹏 德州报道

  2月21日,德州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德州海关党委委员、副关长、新闻发言人秦福运介绍本部门承担的2025年度“一把手”营商环境项目的主要内容和相关政策,并回答记者提问。

  2025年,德州海关将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聚焦主责主业、紧盯关键重点、瞄准关键事项,制定了“一把手”营商环境巩固提升项目,助推德州外贸保稳提质。2024年,德州市进出口货值首次突破700亿,达到73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1%,高于全省增速1.6个百分点。

  “助推德州国际陆港高效运营实现‘一站式’通关”项目的基本情况是,德州市地处鲁西北内陆地区,缺少国际贸易出海口。通过建设运营德州国际陆港监管作业场所,能够实现口岸海关监管服务“关口”内移,即由沿海、沿边地区迁移至德州内地。德州市企业出口货物在家门口即可实现“一站式”通关放行。可显著降低企业进出口通关物流成本,畅通德州进出口货物国际物流通道。

  德州国际陆港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是目前德州市唯一在运营的海关监管作业场所。通过德州国际陆港进出口的货物,可以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在德州国际陆港对外开放平台的区域辐射带动作用下,德州市相关进出口货物通关效率将进一步提升,企业通关物流综合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对推动德州打造重要物流枢纽节点城市具有积极作用。

  项目目标为,一方面是推进德州国际陆港上线运行“铁海E通”系统,实现“一站式”自动转关,港口、海关、铁路运输数据实现联通共享;二是在德州国际陆港的带动作用下,力争实现德州市全年出口转关业务倍增;三是结合辖区企业需求,积极探索开展进口转关业务,助力进口企业降低成本,实现进口转关突破。

  秦福运介绍,2024年8月9日,德州国际陆港正式启用,德州海关强化口岸内地海关监管联动,以铁路多式联运为抓手,优化出口转关流程,2024年11月25日,德州(平原)国际陆港“铁海E通”首批出口货物顺利通关,在德州(平原)国际陆港“一站式”海关申报放行后,直抵黄岛港装船出口尼日利亚,实现港口、海关、铁路运输等数据联通共享。随着“铁海E通”系统上线运行,企业出口货物在德州国际陆港实现了“一次报关、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每个集装箱可以为企业节省通关成本300元至500元。

  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货物通关更“便捷”。在转关业务中全面推行“铁海E通”系统模式,进出口货物通关变得更便捷。二是海关监管更“快捷”。采用虚拟围网、主副卡口数据联动等设计理念,打通卡口作业、转关管理等节点,有效降低了监管和运行成本。三是经济通道更“迅捷”。以监管作业场所为载体,提升港内货物装卸效率,增加虹吸效应,能够推动国际陆港更高质量运营发展。

  在助力监管作业场所高质量发展方面,德州海关主要有4个方面措施:

  一是开启海铁联运新模式。德州相关进出口企业可通过海铁联运模式与口岸相关信息进行互通,推动港口功能延伸至内陆,构建全方位的货物进出口通道。

  二是充分释放出聚合效应。进出口货物可通过转关等模式,在德州市完成申报、查验、放行等海关手续,实现进出口货物“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有效提升通关效率,降低企业成本,确保出口转关业务全年实现倍增。

  三是打通智慧型物流通道。创新实施货物数字监管,充分释放“铁海E通”系统功能,完善口岸内地海关监管协同机制,通过实施业务网上通办、智慧巡查系统等,实现货物的全程监控和智能管理,拓宽物流通道。

  四是实施“清风护商、活力促港、有为助航”行动。提供海关政策、操作流程等方面的专业培训,定期开展实地巡查和现场指导,确保场所持续符合各项要求。积极与济南海关沟通,争取上级支持,实施各项试点,争取进口转关业务实现突破。

初审编辑:武红鹏

责任编辑:马宝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