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武红鹏
责任编辑:马宝涛
大众网记者 张振楠 德州报道
3月4日,德州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德州市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王进宝介绍本部门承担的2025年度“一把手”营商环境项目的主要内容和相关政策,并回答记者提问。
近年来,德州市医保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秉持“医保为民”宗旨理念,积极推动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实现参保职工政策范围内分娩医疗费用零负担,女性居民住院分娩限额补助标准由顺产1000元、剖宫产1800元提高至3000元,将参保人在门诊上发生的治疗性辅助生殖费用,纳入医保报销。2024年,全市为参保职工支付生育待遇2.19亿元,共计29683人次,人民群众的医保获得感不断增强。2025年,市医保局将以“生育待遇一件事”为抓手,持续优化结算服务,打通部门信息壁垒,将生育医疗费、产前检查、生育津贴申领事项合一,预计8月底前,实现生育津贴申领“零跑腿”。
坚持问题导向,优化生育待遇结算路径。针对参保职工在办理生育津贴申领时,材料多、手续繁琐、结算周期长的问题,市医保局积极探索精细化管理方式,以数字赋能创新经办服务,在生育医疗费、产前检查费用“一站式、一单制”结算的基础上,推动实现生育津贴“自动发放”。通过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将医院联网结算的生育医疗费用数据、卫生健康部门的出生医学证明、税务部门的月平均缴费工资和定点医疗机构的出生信息等数据整合共享,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同时,优化医保端与医院端系统接口,确保生育信息自动推送至医保经办信息平台,实现数据无缝衔接。医疗机构上传结算信息后,医保经办平台自动触发生育津贴申领校验,工作人员审核后实时完成支付,实现全流程“无感操作”。
坚持便民高效,提升生育结算服务效能。市医保局致力于打造线上线下充分融合的生育待遇申领便民体系,形成“有速度、有温度、有深度”的医保服务新模式。项目完成后,女职工在医院办理生育医疗费报销业务后,即时触发生育津贴申领及审核拨付程序,不再需要企业或者职工家属提交任何申请材料,以“零跑腿”“零手续”提升生育待遇结算效率,生育津贴发放周期将从原来的平均10个工作日,压缩至实时审核发放。此外,市医保局还将生育津贴申领事项前置为出院时系统自动触发,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进一步提升服务温度。为方便异地生育的参保职工,市医保局将开通线上申请途径,参保职工可通过“德州医保”小程序自主办理生育待遇申领业务,最大程度简化手续、节约成本。
坚持宣传引导,放大生育待遇政策红利。市医保局通过多种形式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确保更多参保职工充分享受生育待遇的政策红利。积极开展“医保政策进万家”“医保干部进基层”活动,深入社区、企业、医疗机构,通过现场讲解、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精准传递政策信息。同时,组织业务骨干前往定点医疗机构走访调研,加强生育医疗费用及生育津贴发放的日常审核工作,并为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提供政策和业务培训,确保参保职工及时、准确享受政策。此外,市医保局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等新媒体平台,发布政策解读文章、动画视频等,以生动有趣的形式普及政策知识,扩大宣传覆盖面。
初审编辑:武红鹏
责任编辑:马宝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