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故事汇·创业丨从纺织工到“泥鳅女王”:孙莹的跨界创业之路

2025-04-30 09:49:00 来源:海报新闻 作者:张晓琳

  海报新闻记者 张晓琳 通讯员 张梓琪 德州报道

  在鲁西北平原上,德州乐陵市铁营镇的泥鳅养殖户们提起孙莹,无不竖起大拇指。这位41岁的女性创业者,用十余年时间完成了从纺织工人到“泥鳅女王”的蜕变,不仅改写了北方泥鳅养殖的历史,更带动一方百姓走上致富路。

  2004年,孙莹从德州学院纺织工程专业毕业,辗转纺织厂、建材公司打工。命运的转折发生在2015年,乐陵市“雁归工程”的号召让她跟随同乡孙连军返乡创业,加入刚成立的山东清洋湖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彼时,合作社因技术短板举步维艰——北方气候限制泥鳅生长,苗种依赖南方采购,成本高、成活率低。

  “别人能养,我们为什么不行?”面对质疑,孙莹毅然选择“跨界学艺”。

  她自费购买种鳅,吃住在基地,每天只睡3小时,硬是用半年时间摸透了泥鳅从选种到孵化的全流程。2016年,她主导的“南鳅北育”技术取得突破:借助智慧温室延长投喂期,创新流水孵化工艺,使北方泥鳅育苗实现自给自足,浅塘亩产达3000公斤,深塘突破4000公斤。这一成果填补了北方泥鳅种苗繁育的空白,也让清洋湖公司跻身“中国农民合作社500强”。

  技术突破后,孙莹并未止步。乐陵盛产金丝小枣,她敏锐捕捉到这一资源优势,带领团队将枣元素融入泥鳅饲料,研发出增强体质、提高存活率的“枣泥鳅”。这一创新让泥鳅品质大幅提升,运输半径扩展至2000公里,迅速打开全国市场。“枣泥鳅”不仅成为清洋湖的招牌,更被央视《致富经》栏目专题报道,孙莹本人也获评“山东省巾帼建功标兵”。

  在担任清洋湖总经理期间,她推动生态循环农业:养殖废水经净化后灌溉果蔬,益生菌替代兽药防控病害,打造出“低投入、高效益”的绿色模式。至2021年,公司年育苗能力达20亿尾,带动周边5000亩养殖区增收300万元。

  2023年3月,因家庭原因,孙莹暂别清洋湖。但仅半年后,她再度出发,创立乐陵市禾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延续泥鳅事业。“这么多年的付出让我对泥鳅养殖有很深的感情,根本离不开”孙莹笑着说。

  凭借对泥鳅事业的热爱和过硬的养殖技术,孙莹再度启航。新公司实现“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盈利”,并延伸出泥鳅深加工产业链。

  “泥鳅浑身是宝,但过去只能当初级农产品卖。”孙莹深知,要提升附加值,必须让泥鳅“变身”。她带领团队多地走访,研究泥鳅产品工艺,最终锁定休闲零食赛道。

  孙莹注册“小鱼秋秋”商标,推出泥鳅串、即食休闲食品等,让泥鳅从田间走向餐桌。同时,她联合周边养殖户推行“三统一”策略: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回收、统一销售,并以“最低保护价”保障农户收益。西堡村村民孙明先感慨:“跟着孙总干,每亩收入翻番,心里踏实!”

  如今的禾硕公司,已形成“一产引领、三产融合”的格局:以泥鳅养殖为核心,拓展休闲垂钓、农耕体验、共享菜园等项目,并开设儿童体能训练营、老年人养生课堂,吸引城市客流反哺乡村。

  从“枣泥鳅”到“小鱼秋秋”,从单一养殖到多元业态,孙莹的创业路始终紧扣两个关键词:创新与共富。“技术能打破地域限制,但带富乡亲才是根本。”她定期举办培训,无偿传授养殖秘诀,累计带动20余户农民创业。

  “农业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而是要用技术和情怀,把土疙瘩变成金疙瘩。”泥鳅塘水波粼粼,孙莹目光坚定:“只要肯钻研,泥鳅地里也能蹚出黄金路!”这位“泥鳅女王”的传奇,仍在继续书写。

初审编辑:张晓琳

责任编辑:马宝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