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李敏
责任编辑:马宝涛
近年来,德州学院能源与机械学院第一教师党支部依托机械工程专业特色,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党建领航,秉承“红色引擎、卓越匠心”的支部特色,用党建“红心”引领专业“匠心”,将党建工作全方位融入教学改革、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工作,深入打造支部特色。以“红心”引领教学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思政教育全方位融入课堂;以“匠心”精神融入科研,砥砺前行,恪守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与科技报国的使命担当,在科研上勇攀高峰。
党支部坚持以党建引领事业发展,通过强化政治功能、履行政治责任,推动专业教学、学科科研、社会服务、师资队伍和人才培养等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党的建设卓有成效
党支部在党建工作中表现突出,荣获多项荣誉。1名党员获评“德州学院优秀党员”,1名党员获评“德州学院优秀党务工作者”,5名党员获评“德州学院优秀教师”,2名党员获评“德州学院师德师风先进个人”,2名党员获评校级“最受毕业生喜爱的好老师”。近三年,发展青年博士教师党员1人,确定入党积极分子1人,为党组织注入了新的活力。
专业教学成果丰硕
党支部引领专业教学发展,取得显著成果。近三年,多名支部成员获得校级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二等奖、课程思政优秀教学设计三等奖;获批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课题课题1项。机械专业获批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建成山东省课程联盟上线课程3门,出版教材1部。党支部党员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获得了多项荣誉和奖项:多名支部成员获得德州学院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科研先进工作者、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体现了党员教师在科研工作中的卓越表现和先锋模范作用。
学科科研成效显著
通过党建引领,党支部党员教师在科研工作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参与各级科研项目,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申请和授权多项专利,为学院的学科建设和科研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根据统计,2020年成立支部以来,支部成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山东省重点研发项目1项、山东省中小企业提升计划项目1项,共发表SCI论文22篇、EI论文5篇,展现了在科研领域的深厚功底和卓越的创新能力。1人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访学项目赴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访学,增强了德州学院机械专业的国际学术影响力。近五年,党员教师共获得授权专利9项,这些项目、论文和专利不仅提升了德州学院机械专业的学术影响力,也体现了党员教师在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方面的积极贡献,为学院的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党支部还积极推动市厅级科研项目和产学研合作项目的开展。支部成员主持德州市市级研发计划项目7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8项,不仅提升了学院的科研水平,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服务社会取得实效
党支部以服务地方经济为目标,推动产学研合作。多名博士到各事业单位和企业研发中心挂职,1名教师担任明城学校科学副校长,1名教师担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兼职硕导,4名教师担任聊城大学兼职硕导,5名教师担任吉林化工学院兼职硕导。近三年与企业签署联合研发课题20余项,总经费达1200万元,为企业生产和技术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人才培养质量凸显
党支部引领人才培养,实施专业导师引领计划,为机械专业学生配备党员导师,开展“一对一”学业指导,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规划,提升专业素养。邀请优秀校友、行业专家走进校园,举办专题讲座和实践指导活动,分享他们在机械工程领域的奋斗经历和精湛技艺,激励学生追求卓越。在教学过程中,党员教师通过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政教育贯穿于机械专业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支部所在机械专业平均考研录取率超30%。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长期保持在97%以上,高质量就业率保持在70%以上。
德州学院能源与机械学院第一教师党支部紧扣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组织路线,秉持“以党建引领事业发展,以发展检验党建成效”的理念,强化政治功能,履行政治责任,积极探索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的新路径,努力实现党的建设与事业发展“一融双高”,为地方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和组织支撑。(通讯员 刘世达)
初审编辑:李敏
责任编辑:马宝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