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郭超
责任编辑:曲欣萍
□李文豪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一个共产党员的本分和天职是对党忠诚、为民服务。
中国共产党人是一个集合概念、是一个组织整体,其外向功能就是对组织之外的职能和任务。而共产党员是个体概念、是组织成员,其外向功能就有对组织本身和对组织之外的双重责任和义务,既要忠诚组织、捍卫组织,以强大组织为己任、为发展组织作贡献。毕竟,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又要服从服务于组织的外向职能,履行组织肩负的使命、完成组织承担的任务,以组织意志为意志、以组织宗旨为宗旨。毕竟,加入组织的先决条件是拥护组织纲领,作为成员的基本要求是执行组织决定,共产党员必须永远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对党忠诚和为民服务反映的是共产党员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价值追求,也是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具体体现。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对党忠诚就要为民服务,为民服务就是对党忠诚。对党忠诚要求党员维护党,为民服务换来人民拥护党,内外同心,相向而行。
自党诞生之日起,“对党忠诚、为民服务”就作为党员的基本条件写入了建党文件。党的一大纲领明确规定党员的条件是“凡承认本党党纲和政策,并愿成为忠实的党员者”。党的二大决议案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无产群众奋斗的政党”,“既然要组成一个做革命运动的并且一个大的群众党,我们就不能忘了两个重大的律:(一)党的一切运动都必须深入到广大的群众里面去。(二)党的内部必须有适应于革命的组织与训练。”于是,“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就成为中国共产党精神之源——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内容。纵观党的历史,入党誓词无论如何变化,“对党忠诚、为民服务”的要旨一直未变,始终是加入组织的核心标准。
“天下至德,莫大乎忠。”作为组织成员,对组织忠诚是最起码、最基本的要求,这和家庭成员爱自己家、一国之民爱祖国是一样的道理。对党忠诚,是党章对党员的基本要求,也是共产党人必备的政治品格。毛泽东同志指出:“一个共产党员,应该是襟怀坦白,忠实,积极,以革命利益为第一生命,以个人利益服从革命利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全党同志要强化党的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
对党忠诚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内在与外在的统一。忠诚离不开信仰的坚强支撑,更离不开实践的磨砺考验。习近平总书记说:“对党忠诚,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有条件的而是无条件的,必须体现到对党的信仰的忠诚上,必须体现到对党组织的忠诚上,必须体现到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忠诚上。”忠诚与信仰相互促进,因为信仰,所以无比忠诚;因为忠诚,所以更加信仰。另一方面,忠诚不是挂在嘴上、写在纸上的,而是体现在实际行动上,要做到在党言党、在党爱党、在党护党、在党兴党。
对党忠诚,首先要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坚定和对党忠诚是紧密联系的,理想信念坚定才能对党忠诚,因为忠诚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对党要有朴素的感情,更要有理性的自觉。而理性的自觉正是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忠诚,就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对党忠诚,就要提升党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保持党员自身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因为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是党的活力的源泉,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党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基础和体现,若每一个细胞都充满生机和活力,那么整个组织的生命力和战斗力就会大大提高。对党忠诚,就要同一切损害组织利益的行为做坚决的斗争。对那些不管是来自党内外的,还是涉及政治、组织、思想等不同领域的攻击和侵蚀行为,都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地予以抵制。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既要勇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真正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越是艰难困苦,越能检验忠诚。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为民服务既是党的价值追求也是党的生存需要。党的宗旨、使命是为民造福,这是价值追求;党的根基、血脉、力量在人民,失去了人民就无法生存,这是生存需要。一言以蔽之,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这就决定了,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和恒心;群众观点是党的根本观点;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党的初心和恒心要求共产党员任何时候都要树牢群众观点、站稳人民立场、走好群众路线。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共产党人必须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我们谋划推进工作,一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为民服务不是党在某一个时期的权宜之计,而是党发展前进中的永恒主题,这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奋斗的政党,始终把人民放在第一位,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和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所有共产党员都要以党的奋斗为己任、以党的使命为依归,在实践中自觉践行党的宗旨。习近平总书记说:“践行宗旨,就是对人民饱含深情,心中装着人民,工作为了人民,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密切联系群众,坚定依靠群众,一心一意为百姓造福。”
为民服务,首先要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能忘,坚持群众路线这一根本工作路线不能动摇。这是思想观念问题,决定着人的行为方式。为民服务,就要做到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要对群众有感情,真正把自己当作群众的一员、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真实可靠。为民服务,就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为老百姓办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坚决不能为完成上级任务而做劳民伤财的事。为民服务,就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做到帮忙而不包办、服务而不代替、“由民做主”而不“为民做主”,努力把党的主张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为,而不是以服务之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到人民群众身上。为民服务,就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察民情、解民忧、纾民困。要为群众办实事,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反对形式主义、作秀思想,不穷折腾、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对党忠诚,必须一心一意、一以贯之,必须表里如一、知行合一,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对党绝对忠诚要害在‘绝对’两个字,就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半个世纪以前,毛泽东同志也曾多次强调:“为人民服务,不能是半心半意,不能是三心二意,一定要全心全意。”“共产党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心、三分之二意为人民服务。”可见,不管时代如何变化,共产党员的天职不会改变,对其要求也不会改变,即无论是对党忠诚,还是为民服务,都必须是真实的、纯粹的、彻底的、绝对的。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国广大共产党员要始终在党爱党、在党为党,心系人民、情系人民,忠诚一辈子,奉献一辈子。”这是对共产党员本分和天职的最好诠释。
(作者系德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初审编辑:郭超
责任编辑:曲欣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