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丨一粒玉米在福洋生物的跨界应用

2025-08-09 12:25:00 来源:大众网 作者:李敏

  大众网记者 李敏 任楠 通讯员 辛凯 德州报道

  一粒玉米,除了能作为食品、饮料的辅料,你还能想到哪些应用领域?

  在山东福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洋生物”)的展厅,一粒粒金灿灿的玉米经过浸泡、破碎、筛分、干燥等一道道生产工序后,不仅被加工成淀粉、功能糖,被应用到食品、饮料领域,还生成了葡萄糖酸钠等产品,应用于化妆品、绿色建材、不锈钢及玻璃清洗等行业,畅销全国以及海外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跨界应用。

  这是一粒玉米在福洋生物的“变身”之路,更是“升值”之路。

  “进入厂区的玉米从脱粒开始,先是分解为淀粉,而后通过产业链延伸形成淀粉糖(醇)、氨基酸、葡萄糖酸钠、海藻糖、阿洛酮糖等多种高附加值产品。”福洋生物综合办公室副主任何万忠说。

  一斤玉米,大约以1至1.5元之间的市场收购价进入福洋生物,从玉米到玉米淀粉、变性淀粉再到葡萄糖酸钠、赤藓糖醇、海藻糖等,经过深加工后,从一吨2000多元,到下游产品3万元/吨至5万元/吨,身价足足翻了几十倍,实现了玉米的高效增值转化。

  以葡萄糖酸钠产品为例,“这款产品生产规模多年稳健全球首位,目前已经覆盖全球1/3的市场。”何万忠拿起这款福洋生物的全球单冠产品告诉记者,这样的产品就是从一颗玉米种子出发,沿着玉米精深加工的“黄金产业链”,最终形成葡萄糖酸钠,而后应用到于健康食品、绿色建材、不锈钢及玻璃清洗等行业,更加可喜可贺的是,这款产品还被列入“好品山东”品牌,必将助力提升福洋品牌影响力。

  好产品带来好口碑。近年来,“福洋”品牌先后通过20多个国家的马德里商标注册,获得“好品山东”“名牌产品”等多项品牌荣誉。公司在青岛、上海、重庆、广州、德州以及海外多国建立营销服务机构,目前,与诸多全球500强企业及海内外知名客户建立起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

  而这样的跨界应用,都要从福洋生物坚持科研优先、让科技创新与产业链协同发展开始说起。

  该公司始终坚持“科技人才支撑,科研创新驱动”战略,组建近200人科研团队,并且成立了山东福洋生物制造工程研究院,重点是强化产学研对接合作,促进科研成果的吸收转化。目前,公司与国内十多个知名院所建立良好产学研合作关系,深层次合作20多位专家、教授,积极推动福洋公司及周边企业关键技术进步以及产品多元化开发、储备。

  此外,作为食品产业链链主企业,福洋生物通过技术咨询服务、产品应用服务、专家团授课等方式为链上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这条以玉米为起源的产业链,不仅为福洋生物带来了生产效能,还在平原当地生出了“六金”--

  解决1600多个就业岗位,年人均增收10万元以上,仅支付农民工工资1.7亿元;

  每年200万吨玉米加工量带动周边近400万亩玉米种植面积;每斤玉米收购价平均高于市场7分钱,每年直接带动农民及经营户增收3亿元;

  积极带动畜牧业发展,蛋白饲料占到产品总量的30%,直接供给当地饲料加工及养殖户,明显节约养殖成本;

  繁荣当地物流运输业,带动县域内10余个大型物流公司,年发送车次7万多辆;

  助力脱贫攻坚,通过入股分红,近几年收益3000多万元,全部用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脱贫和村集体增收;

  通过福洋教育基金会支持地方教育。开展了系列奖教助学活动,目前有5000多名学生和教师受益。据统计,公司自成立以来,投入各类扶贫、慈善、公益资金达到5000多万元

  ……

  展望未来,福洋生物将重点攻关合成生物领域前沿技术;计划投资20-30亿元,全力推进健康食品、生物医药以及高分子材料领域的高新项目建设,力争企业年产值达到150亿元以上。积极强化科技人才支撑和科研创新驱动,做好国家专利申请、重大科研项目攻关以及各类标准制定,以高新技术持续延链、强链,提升企业产值效益。同时,将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政策,践行ESG理念,打造绿色、现代化智能工厂。

初审编辑:李敏

责任编辑:马宝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