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惠民生 聚力谋发展丨德城区乡村“15分钟健康服务圈”初具规模,惠及近18万名群众

2025-09-10 19:03:56 来源:大众网 作者:李敏

  大众网记者 李敏 德州报道

  9月10日,德城区政府新闻办召开“实事惠民生 聚力谋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四场发布会,德城区卫生健康局基层卫生股股长滕玉梅围绕德城区在推进卫生室改造提升和特色专科卫生院创建方面的有关工作,回答记者提问。

  德城区卫健局以筑牢“基层网底”、打造“拳头科室”为核心,以新一轮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质提效三年行动为契机,全力推进村卫生室改造提升和特色专科卫生院创建,优化形成互补联动的基层医疗服务格局。记者在发布会上了解到,截至目前,三批村卫生室改造工作已全部完工,农村“15分钟健康服务圈”初具规模,惠及近18万名群众。

  在村卫生室改造提升上,坚持“精准化改造、便民化服务”:一是坚持科学规划。以“15分钟健康服务圈”为目标,对全区122处村卫生室逐户调研,一室一策分类推进;二是坚持标准统一。按照“五有三提升”标准及山东省村卫生室策划方案,进一步完善装饰装修,全面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6S”管理,持续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就医环境;三是加大投入。自2024年至今,分三批进行改造提升,累计投入财政资金170余万元,村卫生室普遍实现“五有三提升”,并通过“百名医护下乡村”活动,组织镇街卫生院医护人员定期驻点帮扶,进一步充实基层卫生力量。

  在特色专科卫生院创建上,以“创优评先”为抓手,加速镇街卫生院转型发展步伐:一方面,围绕群众需求培育特色专科标杆。例如,针对二屯镇15.24%老年人口占比及颈肩腰腿痛、神经性疼痛高发的需求特点,该镇卫生院精准对接需求,以“人才专业、硬件升级、服务规范”为依托,积极选派医护人员到上级医院疼痛专科进修,配置射频消融仪、磁振热治疗仪器等设备,全力推进疼痛特色专科建设工作;另一方面,系统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全区镇街卫生院CT、DR、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设备“应配尽配”,畅通区属医院转诊机制,设立名医基层工作站、选派业务院长驻点帮扶,提升专科诊疗能力,满足群众多样化健康需求。

  截至目前,三批村卫生室改造工作已全部完工,农村“15分钟健康服务圈”初具规模,惠及近18万名群众。“百名医护下乡村”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诊疗,“软件”和硬件双配备让村级医疗“网底”薄弱问题得到根本改善。累计建成基层特色专科卫生院3家,同期门诊人次数增长1.13万,“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4家,社区医院3家,县域医疗次中心1家;今年在此基础上持续发力,设置名医基层工作站12处,继续选派业务院长加入,让镇街卫生院既能“接得住”常见病,又能“治得好”专科病,有效分流区级医院压力,形成“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镇、专科病不出区”的格局。

  下一步,德城区将深度结合“百名医护下乡村”行动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机制,以“提标扩能”为核心持续赋能村卫生室。同时,依托名医基层工作站和业务院长同质化技术下沉,双向提升镇街卫生院的辐射带动能力,切实让群众享受更精准、更贴心的健康服务,筑牢基层医疗“第一道防线”。

初审编辑:李敏

责任编辑:马宝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