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李敏
责任编辑:马宝涛
大众网记者 李敏 德州报道
9月30日,德州市政府新闻办以“德州‘十四五’发展成就”为主题召开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发布会,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陈海明介绍“十四五”时期德州商务高质量发展成就。
“十四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商务系统以建设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和打造内陆对外开放新高地为主线,勇于担当,改革创新,攻坚克难,扎实推动各项重点工作高质量发展。2024年,商务领域主要指标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发展成效显著。以下为“十四五”时期德州市商务领域发展成就。
消费市场实现扩容提质
过去四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114.4亿元增长到1483亿元,年均增长7.4%,消费基础作用不断增强。政策体系支撑有力,出台《关于建设区域消费中心城市的意见》,先后印发《德州市优化消费环境若干措施》《德州市提振消费五大工程实施方案》等,系统施策激发消费市场活力。新型消费蓬勃发展,大力发展首店经济、电商经济,德城区直播电商中心获评“全国县域直播电商中心”。城乡消费载体提档升级,德州获评第三批国家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城市,德百奥莱广场入选全国首批零售业创新提升典型案例。县城综合商贸服务中心、乡镇商贸中心、村级便民商店实现县乡村三级全覆盖,德城区等4个县市区入选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典型案例集,入选数量居全省第2位。勇于改革创新,在全国率先创新推出“报废机动车回收e网通”平台,实现报废机动车回收证明电子化及在线注销,每年可降低企业经营成本500万元以上,成为全国汽车领域以旧换新与绿色消费相结合的创新典型案例。
外向型经济实现量稳质升
过去四年,外贸逆势破局,韧性凸显,货物进出口由386.9亿元增长到734.5亿元,突破700亿元大关,外贸主体增加680家,达到1900余家。德州国际陆港获批启用,开放平台建设实现突破。德州获评国家级跨境电商综试区,外贸新业态加快发展。2个县市区获批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连续3年有县市区获评全省对外开放强县。大力“请进来、走出去”,积极参加省级经贸投促活动,与30多个境外机构建立友好关系。不断拓宽引资渠道,利润再投资、QFLP、境外发债、境外上市利用外资实现突破,“十四五”前四年,累计使用外资20.95亿美元,是“十三五”五年的2.4倍。
开发区发展提质增效
产业支撑作用更加凸显,运河开发区绿色化工产业规模已达300亿级。德州纳入省“雁阵形”产业集群的7个产业集群,已覆盖9个开发区。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开发区争先进位成效明显,其中德州经开区在2023、2024年国家级经开区考核中分别列全国第69位、第56位,连续跻身前列。开放发展快速推进,过去四年全市开发区实现货物进出口、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年均增长18.74%、9.49%。绿色发展成效显著,德州经开区入选全国首批碳达峰试点园区、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陵城区开发区获批国家水效领跑者工业园区。联动发展不断深化,临邑开发区与威海高新区共建临威东西合作产业园,在全省10对东西合作共建开发区评估中居第2位。德州在济南片区管委会举办的全省制度创新擂台赛中入围前三强,并列第一。开发区已成为德州产业集聚、科技创新、对外开放、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初审编辑:李敏
责任编辑:马宝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