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武红鹏
责任编辑:马宝涛
大众网记者 武红鹏 德州报道
今年10月14日是第56个“世界标准日”,主题是“美好世界的共同愿景:聚焦可持续发展目标——促进目标实现的伙伴关系”。10月11日,德州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德州市标准化创新发展工作新闻发布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于吉江就市工信局有效发挥标准在数字化转型中的基础作用,有力推动全市制造业的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关情况答记者问。
据介绍,标准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在引领技术创新、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市工信局从不同维度推动标准赋能,有效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
一是抓好数字化对标建设,推动企业全流程标准化生产。面向大企业,对标灯塔工厂标准,实施系统集成和融合创新,打通工序—车间—工厂之间数据链条。打造一批“晨星工厂”“5G工厂”“数字领航企业”;面向中型企业,加快车间设备互联互通、生产过程实时调度、仓储物流智能化、产品信息可追溯等关键环节的标准化升级;面向小微企业,引导企业实施投入少、见效快的标准化“微改造”,推广应用“小快轻准”软件产品,降低转型门槛。
二是抓好标准宣贯、试点探索,打造“标准+试点”示范标杆。鼓励企业实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数据能力成熟度(DCMM)、数字化转型成熟度等一批国家标准,不断完善企业制度标准、数据标准、应用标准,打造融合发展的基础支撑。全市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认定企业66家,培育DCMM贯标试点企业305家,获评DCMM贯标先进区域。
三是倾力打造数字化服务新生态,梳理行业数字化转型共性需求。采用“服务商+专家团队”模式,深入企业开展诊断服务,找到转型“痛点”,引导企业实施一批数字化转型项目,“一企一策”帮扶企业转型。打造数字赋能典型案例、场景100余个,9家企业入选山东省“工赋百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揭榜挂帅试点。
初审编辑:武红鹏
责任编辑:马宝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