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武红鹏
责任编辑:马宝涛
大众网记者 李勇超 史艳辉 德州报道
2025年秋季,德州市实验小学的学生们参与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行走的思政课”。在为期三天的“爱家乡德州·我家住在两河边”秋季研学活动中,同学们走出传统课堂,走进历史现场,通过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亲身感受两河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时代新意,在心中种下了热爱家乡、坚定文化自信的种子。
研学首站,学生们来到德州运河古街。在“鬲”文化展示点,他们通过古老炊具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站在“九达天衢 神京门户”牌坊下,聆听颜真卿力抗叛军的故事,理解家乡作为“神京门户”的战略意义。漫步古街,同学们品味运河文化与二十四节气的融合,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本土的生动实践。
活动的一大亮点是科技与文化的结合。在“两河潮生”VR沉浸数字化体验馆,学生们戴上VR设备,开启了一场沉浸式历史之旅:步入动态《乾隆南巡图》,亲历运河繁华;乘VR轻舟从广川桥(汉代地名)“穿越”至董子读书台,与历史先贤对话;与清代名士田雯“并肩同行”,感受运河文化的亲切与真实;还能通过VR交互探索古代运河的市井生活与经济动脉作用。这一系列体验让书本知识变得鲜活立体,真正实现了“让历史可触可感,让成长有根有魂”。
当天下午,同学们走进杨家圈文化街区,了解运河畔九龙湾的历史变迁。恰逢重阳节,一堂“长长久久话重阳”民俗课带领大家了解节日传说、体验佩茱萸、制香囊、赏菊咏诗等传统习俗,并亲手制作菊花剪纸,在动手中深化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此次研学活动是德州市推动“文化科技融合”的一次成功探索。通过“行走的课堂”形式,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家乡的历史细节,将增强文化自信贯穿于从VR体验到民俗实践的全程。同学们在“知行合一”中增强了对家乡的认同与热爱,展现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实践。
初审编辑:武红鹏
责任编辑:马宝涛